3月25日,記者從省屬監管企業“十三五”改革發展暨“十四五”規劃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省國資委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改革重組,有效推動資源資產向優勢企業、優勢產業加速集中;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累計引入非公資本984.7億元,涌現出一批治理優、機制活、效益好、形象佳的混改企業典型。省屬監管企業活力增強、質效提升,所有者權益、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關鍵經濟指標分別實現了12.8%、11.4%、23.3%的年均增長,增速高于全國國資系統監管企業平均水平。
“十三五”省國資委主導完成陜西物流、陜西交控整合組建,陜旅重組陜體、延長石油重組陜西燃氣,陜建控股吸收合并延長化建,法士特與秦川協同整合等一系列重大改革重組;通過混改,涌現了延長殼牌、北元化工、泰力松等一批混改企業典型;出臺授權放權清單,改組6戶企業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組建長安匯通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形成了“6+1”的“兩類公司”試點格局;大力推進外部董事、總會計師、總法律顧問三支隊伍建設,“依法、精準、剛性、陽光”監管得到全面加強;陜汽控股、法士特、陜旅集團等10戶企業入選國家“雙百行動”改革試點,烽火電子、立芯光電“科改示范行動”取得積極成效,西安納入國家第二批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范圍。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各項工作全面完成。
“十三五”省屬監管企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122.5億元,相繼建成投產了延長延安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陜煤陜北高產高效千萬噸礦井群、陜汽商用車新基地等一批打基礎、提質效、利長遠、增后勁的重大項目,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五年來,省國資委引導省屬監管企業規范投資、做精主業,企業投資主業集中度大幅提升,2020年主業投資占比達99.6%。企業累計退出非主業及主業中低效無效資產項目225個,實施內外部專業化整合項目149個,主業不強、同質競爭、過度多元的局面加速扭轉。
3月13日,我省正式印發了國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涉及健全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等8個方面(41項)重點改革任務。據悉,重點改革任務落實等情況,將與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領導人員綜合考核評價掛鉤。省國資委督導考核全面跟進,引導企業聚焦重點動真碰硬、全力突破。(郭 軍)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