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了,發錢了!今年分紅比去年增加了5倍!”日前,西安市高陵區張家村的“股東”村民們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敲鑼打鼓、扭起秧歌,奔走相告來到源田夢工場聯村黨委廣場。
“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現在手里的股權證書換成了真金白銀,我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相信隨著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分紅會越來越多,日子會越來越好!”張家村村民廉百永滿臉喜悅地說。
2014年12月,高陵區入選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源田夢工場正是在農村土地改革試點的機遇下應運而生的。2018年,高陵區以張家村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為主體,將張家村廢棄工礦用地騰退出的126畝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指標,以作價入股的方式入市,同時引入社會力量成立合資公司。
源田夢工場帶領張家村、南郭村和賈蔡村等村村民,發展以現代農業、文化旅游和田園宜居為特色的田園綜合體項目,壯大集體經濟。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下,源田夢工場依然實現分紅121萬元。
“在這一改革實踐中,我們沒有把農民與土地生硬地剝離開來,讓農民與企業之間做‘一錘子’買賣,而是把農民的生活仍然寄托在這片土地之上,以景田相依、農旅相生的開發思路,用鄉村旅游、產業孵化激活農村資產,使當地農民的居住環境得到改善,經濟來源更加多元。”張南聯村黨委負責人說。
一邊是農村不斷煥發出新鮮活力,一邊是進入城市的農村人在城市安居樂業,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戰略正在一體推進。
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近年來,西安城鎮化公共服務不斷完善。在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方面,西安市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以公辦中小學為主,在收費政策上均執行統一標準。在民生保障方面,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不斷攀升,新農合按病種定額付費全面推行。在住房保障方面,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推進棚戶區改造和公租房建設。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研究人員馮奎認為,西安積極推動新型城鎮化,在農村方面,建立統一規范的農村土地產權流轉市場。高陵區在網絡平臺上交易土地承包經營權,實現信息發布、交易簽證、價值評估等12個環節“一廳式”辦理。“十四五”時期是西安新型城鎮化建設與城鄉融合發展水平快速提升的重要時期,西安應聚焦未來發展,堅持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縮小城鄉發展差距,高站位、高起點、高質量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向著更高目標邁進。
“通過進一步優化西安城鄉空間格局,促進中心城區與周邊縣區協調發展,推動城鄉深度融合,促進城鄉人口雙向有序流動,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根據城鎮化推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著力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提升城市硬實力和軟環境。以城鎮化為載體,不斷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加快推動鄉村振興,加速城鄉要素自由流動,不斷激發西安發展潛力,促進西安在新型城鎮化中得到較快發展。”馮奎說。
“十四五”期間,陜西將以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設為重點,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和水平。《陜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陜西將優化以關中平原城市群為主體的城鎮空間格局,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強化以城帶鄉、城鄉互補,推進人口有序轉移,加快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步伐。
“對于西安,我們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城鄉融合發展試驗成績顯著,城鎮化率達到77%;‘產—城—人’關系更加協調,人口分布逐步優化,大都市核心區居住的人口占70%左右,6個城市組團居住的人口占30%左右,城鎮體系結構更加合理,產城關系更加協調,區域協同更加緊密。”西安絲路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王曉燕說。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