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榮 實習記者 閆智)4月27日,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的《陜西省秦始皇陵保護條例》《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和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修訂通過的《陜西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有關情況。這三部《條例》自2021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保護范圍禁止修建人造景觀景點
秦始皇陵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文化遺產。即將施行的《陜西省秦始皇陵保護條例》共37條,對省、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職責作了進一步明確和區分,并增加了秦始皇陵所在地街道辦事處協助做好有關保護工作的規定,同時對秦始皇陵保護機構的職責進行了細化完善。
《條例》明確,秦始皇陵保護應當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堅持文物本體保護與周邊環境保護并重,統籌協調文物保護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民生改善的關系。保護范圍內禁止修建與秦始皇陵有關的人造景觀、景點,違反該規定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依法予以拆除,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在秦始皇陵保護范圍內不得進行其他建設工程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
《條例》明確,除因特殊保護外,秦始皇陵保護機構應當及時向社會公眾展示秦始皇陵發掘出土的文物,并鼓勵支持采用現代科技、信息技術等創新文物展示方式,增強互動性和體驗性,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教育教學研學等社會實踐活動,發揮文物的公共文化服務和社會教育功能。
促進企業跨境投融資便利化
《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共九章七十四條。《條例》指出,自貿試驗區應加大對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的扶持力度,在通關、稅收征管和支付結算等方面依法給予便利。擴大金融領域對外開放,促進企業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鼓勵自貿試驗區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在境外發行人民幣債券,支持自貿試驗區銀行向境內機構的境外項目發放人民幣貸款等。
在“一帶一路”經濟合作與人文交流方面,《條例》指出,自貿試驗區應發揮中歐班列(西安)國際運輸功能,加快建設西安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和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建立多功能、綜合性、數字化中歐班列(西安)服務平臺,拓展中歐班列(西安)境內區域集拼和跨境電商、快件、郵件業務。利用開放第五航權,引進更多國際客貨運航線,拓展國際貨物運輸業務。建設以航空運輸為基礎、航空關聯產業為支撐的產業體系,建設臨空經濟示范區。
在服務與監管方面,《條例》指出,自貿試驗區應推進政府管理由注重審批轉為注重服務和事中事后監管,創新政務服務模式,實現政務服務事項一網通辦。制定高層次、急需以及特殊類型人才認定評價和服務保障制度,為人才簽證、停留居留、技術移民、項目申報等提供便利。
加強飲用水水源保護與監管
新修訂的《陜西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共六章五十四條,從總則、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監督管理等方面對飲用水保護、治理、監管等活動進行了規范。
《條例》修訂增加了鄉(鎮)、村水源保護的多項規定,對其水源確定主體及水源地名錄發布、保護范圍劃定主體和調整程序、禁止行為等方面都作了具體規定。
根據《條例》要求,全省生態環境部門要加強水源保護區監督管理,嚴查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嚴厲打擊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違法傾倒危險廢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違法行為;不斷完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制度,持續改善飲用水水源地環境質量。
在加強水源保護區建設管理中,省生態環境廳表示,要繼續推進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重點推進縣級和鄉鎮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推動水源保護區精細化管理;強化飲用水水源地風險防范,確定全省飲用水水源地風險點,指導各市政府制定飲用水水源地應急預案,對危化品運輸進行嚴格管理,重視風險預防,確保水質安全。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