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我省城鄉居民醫保集中繳費工作已經啟動,明確2022年度居民醫保個人繳費部分為320元。2021年度個人繳費部分為280元,2022年費用上漲了40元。那么,320元貴不貴?值不值?費用上漲后,居民醫保能享受的待遇又好在哪里呢?針對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部分熱點問題,記者從陜西省醫療保障局了解到,費用上漲后,參保者也可以更好地享受醫保惠民待遇。
據了解,近20多年是我國醫療衛生水平提升最快的時期,基本解決了缺醫少藥的問題,原來不能治的病現在可以治了,原來不能動的手術現在可以動了,人均壽命也增加了5年。與此同時,醫保部門在醫保待遇保障政策措施的深度、廣度和寬度上也做了大量工作,醫保待遇水平穩步提高,具體包括:
一是加強藥品目錄管理,報銷范圍不斷擴大,把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藥納入了醫保支付范圍,讓受益人群更廣泛。
2018年以來,連續3年調整醫保藥品目錄,醫保藥品目錄內總數增加到2800種。我省及時建立統一規范的報銷藥品目錄并動態調整,可報銷藥品品種明顯增加。目前,我省醫保藥品目錄已包含藥品2925種。醫保目錄中西藥覆蓋52個治療領域、中藥覆蓋31個治療領域,基本實現了治療領域的全覆蓋。
二是調整并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政策,讓群眾大病敢治療。
凡參加了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群眾,同步參加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個人不另外繳費。參保居民患病住院治療所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經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按規定支付后,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政策范圍內的醫療費用超過大病保險起付標準以上的部分,由大病保險給予補償。我省自2019年8月份起統一并降低大病保險起付線,大病保險最低段報銷比例達到60%以上,年度累計報銷限額最高為30萬元。落實困難群眾傾斜支付政策,將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大病保險報銷比例提高了5個百分點。
三是完善城鄉居民門診保障政策,讓群眾小病有保險。
建立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兩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對“兩病”患者簡化認定程序,降低準入門檻,擴大使用范圍,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不低于50%。2020年至今,我省門診“兩病”累計報銷844萬人次,報銷83487萬元,報銷比例約為62%。
四是開展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常態化和藥品國家談判制度,降低藥品價格。
集中帶量采購后,藥品和耗材價格大幅下降,國家醫保談判藥品落地見效,老百姓就醫負擔進一步減輕,政策深度在加強。2019年至今,共集中帶量采購5批218種,藥品價格平均降幅約為52%。
五是醫保助力脫貧攻堅效果明顯。
在脫貧攻堅期內,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梯次減負功能效果明顯,貧困患者住院醫療費用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80%以上。2019年至去年年底,全省原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約462萬人,參保率100%,累計報銷1407萬人次,幫助減輕負擔約93億元。
針對“貴不貴”的問題,陜西省醫保局相關人員介紹,國家確定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籌資模式是個人繳費和政府補助相結合,在個人繳費增長的同時,國家各級財政補助相應增長。2003年新農合實施之初個人繳費只要10元,現在漲到320元,漲幅310元,漲了31倍,但同時,2003年各級財政補助是20元,目前已增加到不低于580元,漲幅560元,漲了28倍,財政補助在基數是個人繳費標準約2倍的情況下漲幅也基本如此。這樣看來,財政補助增長的實際金額遠遠大于個人自繳部分,且財政補助的漲幅更高。
至于“值不值”,考慮社會醫療保險互助共濟屬性,國家為了確保醫保基金安全運行、財政投入和制度可持續發展,設定個人繳費不低于320元,財政補助不低于580元的標準,也是為穩住及提高參保居民的保障力度而科學設定的繳費標準。陜西省醫保局認為,通過橫向的物價比較,花320元購買一整年365天基本醫療保險,每天投入不到0.88元,給自己和家人一份切實保障,這個賬其實還是劃算的。希望大家能夠正確看待醫保繳費年年上漲的情況,積極參保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提供一份保障。
(記者 馬相)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