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上放心優質水,是渭南市臨渭區杜橋街道辦盈田社區居民多年的愿望。這個愿望在一場協商議事會的推動下,正逐步變為現實。
讓群眾喝上“放心水”
(圖片源自網絡)
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渭事微協商”在臨渭區盈田社區舉行。張曉玲委員工作室主動與城投、自來水、移民等部門溝通對接、面對面協商,幫助用家庭式自備井水的6個小組505戶居民解決飲水安全問題。“只有多深入基層,委員們才能增添為民服務的動力,找到建言獻策、破解難題的方法。”渭南市政協委員張曉玲說。
此次“微協商”由張曉玲委員工作室牽頭搭臺,渭南市政協全程指導,與會人員聽民意、訪民情、納民智,合力推進民生實事落到實處,把“微協商”平臺搬到百姓家門口,把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機結合,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協助黨政部門辦成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幫得上的實事好事。
做群眾的知心人
幫助解決盈田社區飲水安全問題,只是張曉玲委員工作室為群眾辦實事的一個縮影。工作室自3月創建以來,張曉玲就按照“渭事微協商”初衷從點滴做起,著眼身邊小事、做實民生實事,助力提升群眾幸福指數。截至目前,已創新開展“委員走基層”活動58次,依托“渭南日報·黨報熱線”平臺,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從事新聞工作26年,從新華社渭南信息站到渭南廣播電視報社,后又到渭南日報社,張曉玲一直戰斗在新聞第一線,榮獲中國地市報新聞獎10件、省新聞獎10件、市新聞獎17件及優秀提案5件、優秀社情民意信息1件。
“從擔任政協委員起,我就一直在想,如何將新聞記者與政協委員這兩個身份有機融合,進而發揮雙重效應,不斷發現問題,更好地參政議政,更有力地推進工作。”張曉玲說,希望把采訪到的情況寫成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或發言材料,從一個側面反映政協的工作。
履職為民要落實在行動上,政協委員參政議政,就要不負重托、不辱使命,為國履職、為民盡責,時刻把責任扛在肩上。要發揮自身工作的優勢,將自身工作與參政議政融為一體、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當好政協委員。張曉玲說:“新時代政協委員要有新擔當新作為,我愿做個深入基層的‘泥腿子’,用心用力幫助群眾反映和解決實際困難,做群眾的知心人。”
宋磊各界導報記者樊星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