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滿淑涵)10月20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前三季度我省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193.1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兩年平均增長4.1%,較上半年兩年平均增速回落0.7個百分點。
據省統計局總統計師、新聞發言人胡清升介紹,我省經濟從去年二季度開始持續恢復,受到基數的影響,今年經濟增速必然呈現“前高后低”走勢。總體來看,前三季度我省經濟運行呈現持續穩定恢復、結構逐步趨優態勢。
從產業供給看,三次產業穩步增長。農業方面,生產形勢整體較好。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兩年平均增速均快于上半年。生豬出欄同比增長高達26.9%,較上半年加快1.9個百分點;蔬菜、水果產量增速分別加快1.6和3.1個百分點,全力保障了百姓“肉籃子”“菜籃子”“果籃子”的穩定供應。工業方面,規上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4.2%,特別是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均保持了兩位數增長,有力促進了工業轉型升級。服務業方面,第三產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長4.9%,好于GDP和一、二產業增長水平,持續帶動經濟穩定恢復。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在提升。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59%,比上半年提高了8.6個百分點。特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2.9%和11.1%,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向好。在秦創原建設帶動下,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首次突破萬家,同比增長48.78%,數量居全國第8位。截至9月末,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同比增長29.7%,創新活力進一步增強。
此外,新興產業發展壯大,轉型升級穩步推進。前三季度,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較快發展,同比增長14.1%,兩年平均增長9.1%,持續好于GDP水平。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產業同比分別增長16.9%和33.8%,兩年平均分別增長14.4%和22.3%,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從當前經濟表現來看,雖然我省主要經濟指標均出現不同程度回落,但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在持續增強,尤其是創新驅動作用日益凸顯。
又訊(記者 李榮)10月20日,記者從西安海關獲悉,2021年前三季度我省進出口總值3503.8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增長25.4%。其中,出口1857.6億元,增長32.4%;進口1646.2億元,增長18.4%,同期貿易順差211.4億元。
從貿易方式看,前三季度,我省一般貿易進出口占比提升。加工貿易進出口1832.1億元,增長14.3%;一般貿易進出口963.1億元,增長36.8%;保稅物流進出口462.9億元,增長53.1%;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口設備228.5億元,增長31.3%。從貿易對象看,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保持增長。對韓國進出口742.6億元,增長9.4%;對歐盟433.6億元,增長47.9%;對美國290.1億元,增長41.4%;對日本237.5億元,增長39%。同期,陜西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579.1億元,增長26.6%,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16.5%。
在出口主要商品中,機電產品出口1684.5億元,增長35.7%,占全省出口總值的90.7%;農產品出口23.5億元,下降20.7%;紡織紗線及制品18.2億元,下降16.8%;醫藥材及藥品7.4億元,增長22.6%。
總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隨著國內經濟恢復增長,我省外貿呈現了良好的增長態勢。進出口增速逐季抬高,單月進出口值已連續5個月超過400億元。我省民營企業外貿活力增強,民營企業重點商品出口大幅增長,太陽能電池、集成電路、汽車出口175.3億元、97億元、8億元,分別增長100.2%、95.3%、185.9%。
全省綜保區進出口拉動作用明顯,高水平開放平臺作用增強。前三季度,我省綜合保稅區進出口2105.6億元,同比增長22.7%。其中,西安關中綜合保稅區進出口1187.1億元,在全國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值排名中位列第5位;西安綜合保稅區和西安航空基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均成倍增長,同比分別增長110.4%和956.8%。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