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牢記“國之大者”守護糧食安全——住陜全國政協委員建言保障糧食安全

2022-03-09 08:33:07  來源:各界新聞網—各界導報  


[摘要]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悠悠萬事,吃飯為大。”...

  □ 記者 唐冰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悠悠萬事,吃飯為大。”

  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重點講了保障糧食安全問題。日前發布的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

  民以食為天,糧豐天下安。“保障糧食安全始終是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連日來,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住陜全國政協委員王二虎、李冬玉、霍學喜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并從不同角度就保障糧食安全提出建議。

  王二虎:拒絕“剩”宴,杜絕“最低消費”

  《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披露,中國餐飲業人均食物浪費量為每人每餐93克,浪費率為11.7%,大型聚會浪費達38%。

  “消費端和餐廳變成浪費的主戰場,因此反對浪費對形成正確消費觀和推進餐桌文明具有重要意義。”住陜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王二虎說,在傳統觀念中,飯桌上的菜飯只能多不能少,這代表著主人的熱情和生活的富足,這種習俗導致生活中產生食物浪費現象。此外,由于部分餐飲服務人員缺乏節約意識,無法在用餐與顧客之間起到良好調節作用,為了能獲取更多利潤,鼓勵顧客過度消費,導致浪費現象發生。

  王二虎建議,要加大線上線下宣傳力度,在各餐飲服務單位張貼鼓勵文明節儉用餐的標語,并通過店內海報、視頻、點餐提示等多種形式,推動“珍惜食品、剩余打包、杜絕浪費”的健康消費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濃厚氛圍。餐飲協會要充分發揮監督自律作用,指導餐飲服務單位建立長效機制,加快制定全面落實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要求的行業標準、公約。同時,要加強餐飲行業制度管理,杜絕餐館設立最低消費、強買強賣等營利方式,營造風清氣正的餐飲環境。

  就進一步規范行業管理,王二虎同時建議,各餐飲服務單位要將節約要求落實到采購、儲運、加工、經營、消費等各環節,同時要轉變經營理念,引導理性消費,如采取在菜單上標明或標示食材分量、在套餐標準上注明建議消費人數等方式,引導顧客適量、節儉消費。

  李冬玉:以適度規模種植保障糧食安全

  “糧食安全是社會穩定的底線,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住陜全國政協委員、民建陜西省委會主委李冬玉說,雖然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但由于戶均種糧面積小,比較效益低,小農戶種糧不增收,出現了耕地“非農化”“非糧化”趨勢。

  分析當前影響規模種糧的主要問題,李冬玉認為,主要原因是耕地集中難、配套設施差和支持力度弱。她建議,要引導適度規模種植,把糧食適度規模種植納入鄉村振興戰略中統籌推進,打造糧食生產主要保障區,增強糧食安全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方面,李冬玉建議,中省兩級要在糧食規模種植上給予更大支持,建立支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要按照“誰種植、誰受益”原則,完善補貼制度,保障規模種糧者收益。要把糧食規模者的農田納入土地整理項目扶持范圍,選擇集中連片的大戶開展項目建設,為規模種植創造條件。要把主要糧食作物納入農業保險范疇,精準設計險種,擴大保障范圍,增強保障能力。

  “現實中不乏部分農民擔心耕地流轉后失去生產生活保障的情況。”李冬玉建議,要健全鄉村級土地流轉工作機制,穩定流轉價格,積極調處流轉糾紛,降低流轉成本;探索農村土地經營權以村集體為單位向種糧大戶的流轉機制,在保障各方權益基礎上,增強村集體土地調整和適配的權利;加強對撂荒土地的管理,采取收回重新發包、取消惠農補貼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霍學喜:雜糧也是糧,需要保產量

  圍繞挖掘雜糧產業發展潛力,去年以來,住陜全國政協委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霍學喜參加了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團隊在陜西、山西、河南、山東、河北等省份開展的雜糧產業發展調研,涉及谷子、高粱、大麥、蕎麥等谷物和蕓豆、綠豆、蠶豆等豆類。

  “調研發現,雜糧產業在保障糧食安全、營養健康和農業可持續中潛力巨大,但在產業布局、組織、市場、政策等方面卻面臨挑戰。”霍學喜說,我國雜糧優勢產區主要分布在西北、東北、西南地區,相比于主糧,地方政府對雜糧作物的關注度還有待提高。“產業組織難以適應高質量發展需求、公共支持政策缺位和雜糧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等,是雜糧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掣肘問題。”

  霍學喜建議,應重新審視雜糧產業,優化雜糧區域布局,將雜糧作為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改善居民膳食結構、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潛力作物,根據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區位優勢等因素,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重視發揮雜糧作物節水、抗旱、適應性強等特性,鼓勵陜西、山西、甘肅等省份因地制宜發展雜糧作物,促進雜糧生產向優勢產區集中,適度替代高耗水型大宗糧食作物;重視培育新型雜糧經營主體,提升產業組織化程度,推動雜糧產業標準化建設;創新新型經營主體與農戶間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企業構建縱向一體化雜糧產業鏈,激發雜糧產業活力。

  “最為重要的是要完善政策體系,加大雜糧產業支持力度。”霍學喜表示。

編輯: 張潔

相關熱詞: 糧食安全 全國兩會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州县| 方正县| 陆良县| 西藏| 定边县| 田阳县| 屏边| 将乐县| 三台县| 黑水县| 贡觉县| 咸阳市| 汕头市| 忻城县| 亳州市| 丰城市| 昌乐县| 正镶白旗| 呼伦贝尔市| 赫章县| 肃宁县| 陇南市| 襄城县| 牟定县| 高青县| 墨竹工卡县| 甘洛县| 丰宁| 平顺县| 武强县| 晋江市| 两当县| 临泽县| 长阳| 沛县| 康保县| 开远市| 东乡| 青阳县| 分宜县| 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