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為深入推動“十四五”時期《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實施,提升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水平,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十四五”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十四五”時期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和重點任務。
三省牽手提升城市群發展水平
《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是2018年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實施的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是全國“3+8”城市群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省西安、寶雞、咸陽、銅川、渭南5市,楊凌示范區及商洛市的商州區、洛南縣、丹鳳縣、柞水縣被納入規劃范圍。該規劃印發實施以來,我省會同山西、甘肅兩省,不斷健全高層聯席會議機制,強化三省交流合作,簽訂《跨省合作備忘錄》和重點領域專項合作事項,加快推動交通、產業、開放、生態、公共服務等方面一體化發展,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特別是今年《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的批復實施,進一步為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提供了空間戰略支撐。
“十四五”時期是推動關中平原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實施方案》指出,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將以西安都市圈建設為關鍵牽引,以改革創新和擴大開放為根本動力,以生態建設和文化傳承為突出特色,以健全一體化發展體制機制為重要保障,提升人口和經濟集聚能力,增強城市群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更好發揮對西北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領作用和我國向西開放的戰略支撐作用。
到2025年,關中平原城市群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將顯著提升,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發揮,西安都市圈同城化發展將取得明顯進展,一體化發展水平明顯提高。綜合立體交通運輸網更加完善,創新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將初步形成,綠色低碳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內陸改革開放高地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水平明顯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陜西一大批重大工程項目納入其中
作為“十四五”時期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的“路線圖”和“施工圖”,《實施方案》圍繞優化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推動產業和創新協同發展、推進生態共建環境共保、共同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推進公共服務開放共享,明確了6方面23項重點任務。我省一大批重大工程項目和重點發展任務納入其中,并明確了相關支持推進舉措——
在優化城市群空間發展格局方面,提出全面推進西安“三中心兩高地一樞紐”建設,推進西安—咸陽一體化發展,提升富平—閻良、臨渭—華州、耀州、楊凌—武功—周至、乾縣—禮泉等外圍組團功能;
在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方面,提出加快西安至延安等高鐵建設,有序發展都市圈市域(郊)鐵路,推進西安地鐵三期工程實施,建設寶雞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等;
在推動產業和創新協同發展方面,提出以高水平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為牽引,打造帶動城市群發展的科技創新引擎,引導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創新飛地”“人才飛地”;
在推進生態共建環境共保方面,提出推進秦嶺國家公園創建,加快引漢濟渭、東莊水利樞紐建設等;
在共同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方面,提出加快建設西安“一帶一路”綜合試驗區,推進西安國際港務區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和西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
在推進公共服務開放共享方面,提出支持陜西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跨區域開展師資培訓、技術交流,推動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醫院與城市醫療聯合體開展合作,加強周秦漢唐古代都城遺址、秦漢唐帝陵等大遺址保護,推進秦嶺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申報培育工作。
努力建成帶動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下一步如何更好推動落實《實施方案》?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省發展改革委將會同省級相關部門抓緊制定《實施方案》的落實分工方案和年度工作計劃,強化統籌協調和跟蹤調度力度,把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與推動關中協同發展戰略銜接起來,以西安都市圈和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為支撐,輻射帶動關中各市協同發展。
同時,我省將以省際聯席會議制度常態化運行為引領,推動完善常態化信息溝通、項目推進合作和政策協調機制,健全多層次組織推進體系,推動三省共建創新合作平臺、共建重大產業鏈工程、共建開放通道、共建高品質城市群生活圈,努力把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成為帶動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記者 楊曉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