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調研、勤走訪,多獻策、勤建言,積極建言咨政……”3月28日,全國政協委員、民盟陜西省委會副主委、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崔亞麗來到民盟延安市寶塔區委員會“盟員之家”宣講全國兩會精神。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動老齡事業和養老產業發展。”在與民盟延安市委會座談時,崔亞麗表示,民盟盟員要充分發揮界別優勢,出主意、想辦法、做實事。
作為陜西省“四主體一聯合”體外診斷創新校企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崔亞麗帶領團隊聯合陜西省保健學會承接了中國老齡健康工程——卒中減殘項目在陜落地工作。
“腦卒中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具有高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的特點,往往給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崔亞麗說,該項目旨在通過卒中分級診療體系的搭建,規范臨床路徑的實施,有效聯動各級醫療機構和社會力量,共同建設一個主要針對老年人群的全流程、規范化腦血管疾病協同防治網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崔亞麗看來,養老事業是服務“夕陽紅”的朝陽事業。
“老年人再就業”也是崔亞麗長期關注的話題。如何加快推進健康老年人再就業工作?崔亞麗的思路是,通過立法保障他們的就業權益,用好社區老年大學資源,通過設置“健康管理師”等課程,讓健康老年人力所能及地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服務,發展好“銀發經濟”。
近期,崔亞麗參加了西安市未央區辛家廟街道組織召開的養老工作座談會,與社區工作人員和“銀發族”圍繞辛家廟街道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養老工作現狀及困境、養老服務站建設等熱點問題進行深入交流,為轄區養老服務業發展出謀劃策。
“辛家廟街道已完成35個小區工作站健康驛站建設,將開展用藥指導、家庭醫生簽約、為65歲以上老人預約體檢等健康服務工作,方便‘銀發族’在家門口就醫。”辛家廟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峰介紹。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加強配套設施和無障礙環境建設。”崔亞麗說,這是養老服務的發展方向。當天,崔亞麗到西安浐灞半島社區養老服務站進行實地調研,聽取社區居委會、老年居民代表、養老服務運營單位的意見建議,與大家互動交流。
“認準方向,就要千方百計把問題弄清楚、搞透徹。”崔亞麗從未停止調研的腳步。在她心里,不深入調研,就找不出真問題、想不到好辦法、給不出硬建議。為提交更多有針對性的提案,圍繞難點、堵點問題,崔亞麗多次深入社區進行調研,推動以更優養老服務守護好“銀發族”。(記者 陳瑋)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