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通訊員 董旦旦
年關將至,1月21日,走進位于商洛市商州區荊河生態工業園的陜西眾合森工實業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生態木門車間,轟隆隆的機器聲不絕于耳,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
“眾合森工開業時我就來了,在這里我已經干了快4年了。廠子效益挺好,每月收入5000多元,離家也近,方便照料小孩和老人。”對于大荊鎮口前村村民王娟來說,能在家門口找到一份滿意、穩定的工作真的很開心。
“我家在附近的一個移民搬遷小區,大學畢業后,我就直接來這里工作了。最近幾年,家鄉發展挺好的,很多像我這樣的大學生畢業之后不用出遠門,在家附近就可以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陜西眾合森工實業有限公司人資部員工丁衛婷說。
陜西眾合森工實業有限公司總投資3億元,年可生產木門60萬套、生態板材300萬張,年產值3.8億元。“2020年3月啟動建設,項目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產。企業滿負荷運行,可帶動周邊400多人就業,將來我們爭取帶動更多群眾實現就業增收。”陜西眾合森工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飛說。
近年來,商州區以產業鏈帶動創新鏈,以創新鏈促進產業鏈,通過出臺優惠政策、提供優質服務等措施,招引了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落戶,讓越來越多的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實現了工廠效益和村民增收雙贏。
位于沙河子鎮的商州區電子科技產業園,前身是商州區產業脫貧示范園。2023年,商州區通過叩門招商,精準引進新維視光電顯示項目落戶園區,項目投資3億元,建設6條全自動智能生產線,形成集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鏈。“我們企業年生產2000萬片液晶模組及FOG部件產品,年產值可達5億元,提供就業崗位200個。”商洛新維視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友說。
近年來,商州區不斷深化“兩區多園”工業發展格局,突出產業鏈招商,推動產業快速聚集,建成光電顯示、無人機、動力儲能電池為主導的電子科技專業化園區,全力打造產學研一體化智能制造產業基地,讓更多村民不出遠門就能賺到錢、學到技術,在家門口端穩就業增收“鐵飯碗”。
“園區管委會將持續優化園區營商環境,打造一流的產業服務生態,讓企業安心投資、放心發展,更好地建設商州、造福群眾。”商州區縣域工業集中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全凱說。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