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李彥伶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結合美麗陜西建設目標任務,聽聽委員們提出的相關建議。
加快氫能產業布局釋放綠色發展潛力
“氫能產業體系龐大,產業鏈條長,發展氫能產業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轉型,為我省打造新的綠色經濟增長極。”3月18日,省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張虹表示,我省雖已出臺三項與氫能產業發展相關的政策文件,但氫能產業在儲運、加注、燃料電池等環節還需繼續補鏈強鏈,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發展不夠同步、協作不夠有效以及不能充分共享資源和信息等問題仍需進一步破解。
張虹建議,在政策層面加強上中下游統籌協調,避免供給與需求結構性失衡,研究制定詳細的跨部門、跨學科、跨行業協同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因地制宜發展氫能產業,加快布局綠氫制綠色甲醇、綠氨項目,積極申報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
張虹還建議,立足自身實際,利用煤制氫和工業副產氫的相對價格優勢,在市場中搶占優勢,加快向中下游產業鏈延伸;積極開展氫能發展前沿導向性課題研究,全力破解制約產業發展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加快布局“風光綠電+綠氫+綠色化工合成”的綠色甲醇、綠氨等項目,推動我省能源化工向低碳、清潔化轉型。此外,我省氫能業已具備申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的硬性條件,建議相關部門積極進行申報,為我省氫能產業發展在保障資金、創新技術等多維度爭取支持。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優化能源結構
“我們應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不斷提升生態系統質量,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進一步優化能源結構;加強生態文明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省政協常委、西安通飛航空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輝說。
王輝建議,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特別是對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生態敏感區域的保護,通過實施嚴格的生態保護政策,限制開發活動,防止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通過實施退耕還林、退耕還草、水土保持等生態工程,增加綠地面積,提高植被覆蓋率,增強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抗逆性。加強對野生動植物的保護,維護生物多樣性,構建健康、穩定、美麗的生態系統。大力發展清潔能源,通過加大對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力度,加強對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潔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
“應制定和完善綠色產業政策、財政稅收政策,引導社會資本投向綠色產業和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王輝建議,建立綠色評價和考核體系,將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納入地方政府績效考核范圍,激勵各級政府積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著力夯實高質量發展水生態基礎
“全面提升水資源配置能力,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以新質生產力提供水安全保障。”省政協委員、陜西水務發展集團總經理劉小強表示,應持續加大對省內重大水利工程和水生態環境的民主監督力度,推動人民政協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生態治理效能。
劉小強建議,實施一批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重大支撐作用的水源和引調水工程,推動水網骨干工程建設,強化水利與經濟融合發展,著力加快推進引漢濟渭二期工程、東莊水利工程、引嘉入漢工程等重大項目的建設。加強陜西省水利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重點水利工程配套水廠、支線及城市管網建設,以及污水處理廠等其他配套設施的規劃與建設。
如何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劉小強建議,持續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推動重要河流水質不斷改善,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控措施,促使地表水源工程留足生態水,強化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效能,大力推動超采區地下水源井關閉,優化關中配水格局總體目標。
“應以新質生產力提供水安全保障。”劉小強表示,應積極開展水務科技攻關,加快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運用,推動生態監測網絡建設,實現水資源統一調度和優化配置,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全面保障水安全。此外,不斷強化農業節水增效、推進工業節水減排、加強城鎮節水降損,進一步提高非常規水利用率,全面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