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5萬平方公里,26條地級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全部達到“長制久清”標準,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8%……10月25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陜西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黃河干流(陜西段)全線連續兩年水質達到Ⅱ類水質
據介紹,2019年,黃河戰略提出以來,陜西堅持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作為陜西高質量發展的基準線,突出抓好治沙治水、污染防治、結構調整、惠民利民等重點工作。在加強水土保持、提升防洪減災能力方面,我省全面啟動荒漠化綜合防治和黃河“幾字彎”攻堅戰,新建淤地壩177座,完成營造林263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5萬平方公里,年均入黃泥沙量較上個十年減少三成。突出抓好渭河、北洛河等防洪治理,新建五級以上堤防866公里。“一庫一策”推進尾礦庫綜合治理,完成閉庫銷號29座。
狠抓污染防治,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深入實施延河、涇河、無定河綜合治理及中小河流治理,26條地級以上城市黑臭水體全部達到“長制久清”標準。完成干流105個問題排污口整治,黃河干流(陜西段)全線連續兩年水質達到Ⅱ類水質。黃河流域114座縣級以上生活污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均建成污水處理設施。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流域國考8市平均優良天數較2019年增加6.7天。
西安名列全國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優秀試點城市首位
我省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開展地下水超采超載治理,關中地下水超采區水位較2019年上升5.1米。推廣富平治水經驗,實施高效節水灌溉344萬畝,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下降48%。建成延安引黃等調水工程,引漢濟渭實現先期通水,榆林黃河東線馬鎮引水工程13條隧洞順利貫通。以工業利用、綠地澆灌、農田灌溉為重點,持續推動再生水利用工作,西安名列全國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優秀試點城市首位。
陜北啟動國家能源革命創新示范區建設,謀劃推動1500萬噸/年煤炭分質清潔高效轉化等高端能化項目開工建設,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較2019年增長126%。加快西安“雙中心”和秦創原建設,深化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試點,戰略性新興產業保持較快增速。流域城鎮化率較2019年提高3.5個百分點,蘋果、獼猴桃等特色現代農業重點產業鏈加快發展。延安成功創建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陜西黃河文化博物館建成開放。
下一步,陜西將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量水而行、節水優先,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堅持統籌謀劃、協同推進,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不斷走深走實,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陜西新篇章。(記者 康喬娜)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