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色的秋日里,當科技的暖陽與豐收的喜悅交織于陜西楊凌這片沃土之上,一場“農業奧林匹克”盛會在“希望的田野”上再度啟幕。
10月25日至29日,第31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簡稱“楊凌農高會”)在陜西楊凌國際會展中心綜合館成功舉辦。本屆農高會緊扣“新質生產力·農業新未來”主題,通過線下線上融合、館內館外結合、國內外聯動等方式,精心組織開展展覽展示、會議活動、洽談交易、新品發布四大板塊活動,共吸引國內外政府機構、科研單位、涉農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殖大戶及市民群眾158萬人次線下參觀,838萬人次線上觀展。
科技賦能農業 創新點亮未來
當下,科技正成為建設農業強國、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驅動力。據了解,本屆農高會設立了農業智能裝備專題展、智慧農機裝備展等多個展區,集中展示了農業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和前沿技術,這些創新成果不僅展現了現代農業的科技魅力,更為全球農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從智能溫室到無人機植保,從精準農業系統到農業機器人……在本屆農高會農業智能裝備專題展上,一系列高科技農業裝備琳瑯滿目,讓參會群眾眼前一亮。
“我們帶來了自動采摘機、自動犁地機等,覆蓋了農業耕種管收的方方面面……”在農高會農業智能裝備專題展區,來自酷牛創新技術(深圳)有限公司的研發人員王天睿熱情地向來往的農民朋友講述產品的特點與性能。
據了解,酷牛創新技術是一家專注于農業機器人研發的高科技企業。王天睿表示,參展的主要目的是尋求合作伙伴,“此外,我們還想在農高會上尋找更多的農業智能機械應用場景,為我們的研發提供新思路”。
“你看,這個機器人走得還挺穩……”“聽說它還能摘蘋果呢,真厲害啊!”10月26日,在首屆睿抗(楊凌)全球農業機器人應用賽展演現場,一款行走的人形機器人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這款機器人名為‘行者二號’,可以用于自動化采摘、農業環境監測、智慧農場管理等場景。”據上海卓益得機器人有限公司研發人員肖沛東介紹,“行者二號”是全球領先的模態集成化、完整化的高仿真高交互人形機器人,還可廣泛用于表演展示、科教文創、健康陪護等領域。
這是一次農業科技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場關乎農業未來發展的深度對話。據了解,本屆楊凌農高會還舉辦了多場科技論壇和交流活動,邀請了國內外農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共同探討農業科技創新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推動農業科技進步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科技自然共生 展現農業魅力
楊凌農高會不僅是一場科技盛宴,更是一次田園風光的展示。據了解,本屆農高會設置了田間展,展區圍繞糧食安全、智慧農業、耕地保護、鄉村振興等主題,設置了多個田間展示點和參觀點,直觀展示了農業技術推廣應用的成效,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到了農業的魅力。
一串串圣女果長勢喜人,一片片奶油生菜綠意盎然……走進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智慧溫室,采用無土栽培技術種植的多種蔬菜,令參觀者嘖嘖稱奇。
“這里已經實現了從育苗到采收的全程智能化操作。”楊凌智慧農業示范園負責人李猛說。
據李猛介紹,作為智慧農業主題展的展示點,此次示范園集中展示了數字農業、智慧溫室、智慧裝備以及植物工廠等“高精尖”技術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示范應用和突出成效,可謂是現代農業的“最強大腦”。
“別看它們‘土’里‘土’氣,糧食增產的‘秘訣’可全在里面。”在耕地質量提升展館,一排排采集自全國各地的土壤表層樣本和土壤剖面樣本吸引了眾人的目光,楊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創新中心工作人員劉金寶向大家介紹了中心建設情況。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基。劉金寶表示,今年農高會期間,一樓展館區域面向參展參會群眾開放,參會群眾可通過現場觀摩、視頻展播等方式,了解楊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創新中心建設情況。
未來,農業不再是傳統的耕作與收獲,而是科技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產業。據了解,本屆農高會還精心規劃了多個互動體驗區域,使參觀者“沉浸式”感受農耕文化的魅力,促進參觀者對農業領域的了解和熱愛。
共尋發展路徑 共繪綠色藍圖
楊凌農高會不僅是一個展示農業科技成果的窗口,更是一個促進國際農業合作與交流的重要平臺。本屆農高會吸引了來自法國、荷蘭、日本等49個國家的1800余家企業參展,是上合組織國家首次全部參展,充分展示了楊凌農高會的國際影響力,也為農業國際合作提供了新機遇。
巴基斯坦的手工藝品、白俄羅斯的精選巧克力、埃及的特色手工畫……在位于本屆農高會D館的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展區,集合了上合組織10個成員國、14個對話伙伴國、2個觀察員國共26個國家的商品集中展示,其中有多款新品在農高會上“首發首展”。
作為農高會的“新朋友”,巴基斯坦手工藝展區負責人穆罕默德·阿米爾第一次帶著各類工藝作品亮相2024上合組織國家農業展。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農高會。”穆罕默德·阿米爾說,希望借助農高會的平臺,讓巴基斯坦的產品得到中國市場的認可。
紙莎草紙畫與木乃伊一樣千年不腐,被稱為“古埃及瑰寶”。作為農高會的“老朋友”,埃及展廳負責人巴蘇尼·莫爾謝迪前后共參加了8屆農高會,今年再度受邀參展,他帶來了埃及非遺產品——紙莎草紙畫。
“希望更多年輕人學習這門手藝,將埃及的文化傳承下去,同時希望借助農高會打開銷路。”巴蘇尼·莫爾謝迪表示。
共尋發展路徑,共繪綠色藍圖。據了解,農高會期間,還舉辦了多場國際合作交流活動,為各國農業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提供了寶貴的交流機會。同時,多場國際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也在農高會期間舉行,為中外農業合作注入了新活力。
匯聚夢想的力量,見證一座城的嬗變。楊凌農高會自1994年創辦以來,始終堅守服務“三農”初心,已連續成功舉辦30屆;累計吸引來自全國34個省(區、市)以及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萬余家涉農企業和科教單位參展,3400多萬名客商和群眾參展參會;參展項目及產品超過19萬項,在匯聚展示國內外最新農業科技創新成果、普及推廣農業實用技術、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深化農業國際合作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積極貢獻。
站在“而立之年”的新起點,楊凌示范區依托濃厚的“農科底蘊”,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著力打造“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楊凌農高會也正在向更加國際化、專業化邁進。未來,楊凌示范區將持續探索以農業科技現代化示范引領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方法路徑,加快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不斷提升楊凌農高會的創新能力、開放水平、帶動效應,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為農業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記者 趙婧)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