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網格化管理、公益組織推動、志愿者加入,陜西各界積極投身各類生態保護活動——“秦嶺,因我更美”
11月8日,游客登上西安翠華山山頂,感受秦嶺美景。 記者 杜瑋攝
10月12日,“秦嶺·因我更美”公益活動的志愿者在西安市雁塔區電子城街道蘭喬圣菲社區宣傳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資料照片)。 受訪者供圖
立冬后,秦嶺展現出別樣的韻味,翠華山、圭峰山、太白山等地,吸引了許多網友前去感受初冬的美景。如何引導游客增強森林防火意識,保護好秦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的指導下,陜西各單位、社會團體積極投入秦嶺保護行動,廣大志愿者紛紛參加“秦嶺·因我更美”公益活動,共同守護秦嶺生態環境。
2510個網格
將秦嶺保護細化到每個單元
11月7日,西安市長安區在南五臺片區舉行2024年森林防火聯合演練。演練現場,區內街道辦及景區和救援中心等單位進行了火情報告、森林防火指揮部的建立以及森林消防無人機空中投放滅火彈等多項演練。
長安區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執法局生態科科長張小強介紹,每年10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為秦嶺森林防火期,他們成立以“護林員+網格員+保潔員+景區工作人員”為主的管護隊伍,加大管控力度,嚴防一切火源進入林區,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
陜西省利用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平臺,將所轄5.87萬平方公里秦嶺地區劃分為2510個網格單元,為每個網格單元配備2名至3名網格員。這種網格化管理模式,在秦嶺的生態環境保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西安市運用“智慧控山”系統,在秦嶺重點區域引入1081路監控點,完善市、縣區、鎮街、村四級網格,建立由1240名網格員組成的隊伍,實現秦嶺區域全方位、立體化管控。
渭南市在秦嶺生態保護區建立四級網格體系,推行所有區域“一張圖(網格劃分圖)、一張網(網格管理網)、一套標準(工作標準流程)”的秦嶺生態保護精細化管理制度,實現管理便捷、無縫對接、網格管理全覆蓋。
寶雞市積極推進市、縣區、鎮街、村四級網格管理體系建設,在所轄秦嶺地區劃定354個網格,把全市護林員、巡河員納入秦嶺保護隊伍,建立了從上至下、貫通各級的監管網絡。
每個山口峪道
都有志愿者服務的足跡
多點發力,厚植生態保護底色。陜西各地通過舉辦多元化活動,引導更多公益組織、企事業單位、學校參與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凝聚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社會力量。
11月8日至10日,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聯盟的80多名志愿者來到圭峰山,開展撿拾垃圾活動。活動中,志愿者帶了很多獎品,獎勵那些踐行環保理念的游客。
9月,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聯盟成立,從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科學研究、社會公益等方面開展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活動。聯盟秘書長宗嵐說:“我們在西安市區及秦嶺沿線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動員社會各界人士組成志愿者隊伍。目前,已有小學、中學、大學、社會組織、企業等48家單位加入聯盟。”
10月24日,寶雞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中心組織30余名志愿者在雞峰山開展環保志愿活動。志愿者沿著蜿蜒的山路前行,仔細查看沿途的角角落落,不放過一點兒垃圾。保護中心信息宣傳科副科長蘇媛說:“寶雞市常態化開展環保志愿活動,從太白山到雞峰山,轄內秦嶺區域的每個山口峪道都留下了志愿者的足跡。”
陜西省西安植物園(陜西省植物研究所)一直致力于保護秦嶺瀕危植物,迄今為止,已成功引種并保護了接近70種瀕危植物,包括陜西羽葉報春、綠花百合等。研究所工作人員陳志坤說,他們開展了科普進校園等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不斷提高群眾對秦嶺瀕危植物的保護意識。這些活動每年吸引超過50萬人次積極參與。
讓秦嶺美景永駐
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秦嶺生態保護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為了讓更多群眾加入保護秦嶺的行列,“秦嶺·因我更美”公益活動的志愿者舉辦了多種形式的宣傳活動。
10月12日,“秦嶺·因我更美”公益活動的志愿者走進西安市雁塔區電子城街道蘭喬圣菲社區,11月13日,“秦嶺·因我更美”公益活動的志愿者走進西安市南五臺片區……每到一個宣傳點,志愿者就向群眾發放《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宣傳材料、講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法律知識、進行互動問答式普法。所到之處,群眾踴躍參與、氣氛熱烈。
“一年多來,我們在校園、社區、鄉村、單位等不同場所舉辦了近百場志愿宣傳活動。”“秦嶺·因我更美”公益活動的志愿者負責人蘭青艷說,“希望通過宣講秦嶺保護的重要意義,讓‘秦嶺,因我更美’,成為每個人的行動自覺。”
“看到那么多人加入到保護秦嶺的隊伍中,我很受鼓舞。我也要積極參加志愿者活動,為保護秦嶺盡一份力。”西安市民李曉紅說。
蘭青艷說:“目前,越來越多的群眾成為‘秦嶺·因我更美’公益活動的志愿者。他們正在用自己的行動,帶動更多人參與進來。我們要守護秦嶺的一草一木,讓秦嶺美景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記者 杜瑋)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