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趙嵐圍繞“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抓手、深化‘三個年’活動、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介紹相關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以來,省衛生健康委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化“三個年”活動部署和深化醫改工作安排,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推動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深化醫改取得積極成效。
83個縣(市、區) 建設醫共體119個
“今年以來,我省持續推動醫療集團和醫共體建設,寶雞、銅川、延安先后出臺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建立試點工作協調管理機制,完成網格化布局設置,并以省為單位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納入縣域經濟發展統計口徑的83個縣(市、區)建設醫共體119個。”趙嵐說。
據介紹,我省73個縣全面派駐人員到鄉鎮衛生院,26個縣開展省級科室共建項目,實現鎮村一體化管理的村衛生室達到5126個,占比23.71%,心電圖、影像“一張網”分別覆蓋54.73%、31.61%的鄉鎮衛生院。目前,全省69.5%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服務能力標準,81%的村衛生室納入醫保定點,基層群眾用藥及報銷更加便捷。
同時,我省加快推進疾控體系改革,全省10市、107縣(區)疾控局全部完成掛牌組建,10市、93縣(區)完成疾控中心和衛生監督機構整合,并建成省市縣視頻會商系統,完成國家電子政務外網接入,已有191家二級及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完成前置軟件安裝。此外,實施重點傳染病精準防控策略,強化防控措施落實。今年以來,全省無甲類傳染病報告,乙、丙類傳染病發病率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0.24%、40.20%,均處于低水平流行。
全省檢驗結果互認項目 實現進一步擴增
今年以來,我省持續推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全省檢驗結果互認項目實現進一步擴增。目前,三甲醫院檢驗結果互認項目101項,其他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互認項目60項,414家醫療機構438個臨床實驗室檢驗項目結果實現全省互認。
“我省出臺了全省醫療服務項目價格動態調整觸發評估指標體系,完善了我省新增修訂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管理辦法,新增修訂醫療服務價格39項,新增藥學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8項,并指導寶雞完成555項復雜型價格項目調整,23項醫保支付類別調整,指導延安市調整注射類醫療服務項目價格8項。”趙嵐介紹道,我省按照公立醫院公益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統籌考慮當地經濟發展情況、同級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水平和公立醫院的事業發展需求,核定當年績效工資總量,并在核定薪酬總量內,允許公立醫院自主設立薪酬項目、自主分配,并向群眾急需且人才短缺的科室傾斜。
此外,吳起、子長、洛川3個市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全面推進,骨科、麻醉、神內、心內、婦產等5個專業國家級重點專科以及腫瘤、呼吸、消化、病理等13個專業省級重點專科加快建設。
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 定向招聘醫學類畢業生1442名
據悉,今年我省不斷壯大醫療衛生隊伍,已為縣以下醫療衛生機構定向招聘醫學類畢業生1442名,招收農村訂單定向免費培養醫學生775名,其中本科醫學生374名、大專醫學生401名,并實施大學生鄉村醫生專項招聘工作,166名大學生村醫納入鄉鎮衛生院編制管理。同時,深入推進衛生健康人才培育行動,推薦入選“西部之光”訪問學者3人,遴選培育衛生健康高層次領軍人才5人、青年人才20人、創新團隊12個,選派2批次281名省級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到51家國內知名醫療衛生機構訪學研修。
此外,我省今年還積極實施云網基礎設施升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升級改造、傳染病監測預警和應急指揮決策平臺建設、基層信息化能力提升“四大工程”,開展醫療衛生機構信息互聯互通共享、智慧醫院建設、健康醫療數據深度應用、數據安全能力提升“四大行動”,并堅持省級統籌、省市兩級部署、省市縣三級應用,構建全省衛生健康領域“一云、一網、一平臺”。
趙嵐表示,下一步,省衛生健康委將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強化示范引領,加強監測評價,推動醫改工作不斷提質增效,為譜寫陜西新篇、爭做西部示范筑牢健康根基,更好增進三秦百姓健康福祉。
(記者 殷博華)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