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滿淑涵
社會服務是參政黨聯系和團結社會的重要渠道,是發揮參政黨基本職能的條件和途徑。
過去一年,省級各民主黨派堅持“突出重點、量力而行、講求實效、持之以恒”的方針,遵循“政治性、廣泛性、公益性、界別性”的基本原則,發揮特色專長,整合優勢資源,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服務大局、聚焦民生的品牌服務活動,社會服務工作取得新進展。
2024年11月22日,民革陜西省委會主辦的第二屆“革創谷”民革助力秦創原科技創新暨華燦·陜臺數字文化創意設計融合發展大會在西安開幕。
民革陜西省委會
祖統特色融入各項工作
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助力陜西深化“三個年”活動,民革陜西省委會舉辦第二屆“革創谷”民革助力秦創原科技創新暨華燦·陜臺數字文化創意設計融合發展大會,170余家民革或民革所聯系的大陸及臺灣地區企業代表,現場簽約數字文創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1.43億元。省委書記趙一德批示:“這個會議針對性強,有創意、有成效。”
過去一年,民革陜西省委會還先后赴渭南市潼關縣留翎村開展春節走訪慰問、產業扶貧調研、中山博愛基金捐贈等活動,赴貴州省納雍縣豬場鄉開展對口幫扶調研。全省各級民革組織和黨員積極響應民革中央關于開展常態化消費幫扶活動號召,購買納雍特色農產品。接待第八屆中山博愛夏令營80名納雍學生在陜西開展“尋禮問史”文化歷史和革命傳統教育。組織黨員書畫家參加省政協、省委統戰部和吉林、廣西、甘肅省(區)委會舉辦的各類書畫聯展。選送我省書畫作品參加民革中央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暨第四屆“香凝如故”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陜西民革企業家聯誼會完成在省民政廳的注冊登記,正式取得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成為民革全國省級企業家聯誼會中首家完成注冊登記的社會團體組織。經民革陜西省委會推薦,我省2名民革黨員企業家擔任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常務理事,3名黨員企業家擔任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理事。
此外,民革陜西省委會深層次推進陜臺兩岸民間交流,分別接待了來陜出席甲辰(2024)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的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一行,出席海峽兩岸(陜西)經貿科技合作大會的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一行等。參加省臺辦等部門在廈門舉辦的陜閩臺資企業合作交流會。在民革全國祖統工作會議上,我省2人榮獲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24年8月7日,民盟陜西省委會和省司法廳“黃絲帶幫教”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在西安舉行。
民盟陜西省委會
鞏固提升新領域展新姿
過去一年,民盟陜西省委會鞏固提升傳統社會服務項目,創建活動新品牌,進一步擴大民盟社會影響力。
——推進鄉村振興持續發展。民盟陜西省委會主要領導帶隊深入定點幫扶的長武縣亭口鎮宇家山村開展鄉村振興工作調研。開展“金秋助學”活動,向困難大學新生捐贈助學金。組織盟員書畫家和醫生為村民義診、義寫春聯。
——開創社會服務新品牌。與省保健學會、省殘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同心·健秦”“同心·匯愛”工程。與省保健學會聯袂舉辦“校園健康節”系列活動,惠及師生數萬人。
——抓好民盟中央“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工作。分別組織80余名畢節教師來陜跟崗學習交流、組織9個學科11名教師赴七星關區5所對口幫扶學校講授示范課,助力幫扶教師提升教學水平。在陜的7名民盟中央委員、3名企業和科技委員會委員資助困難學生8.4萬元。協調學海同舟基金會捐贈價值16萬元的教學器具。協調資金6萬元建立兩所學校圖書室。
——推動“秦創原·盟創薈”做實成勢。組織多場科技創新主題政策培訓活動,對接20余家盟員企業并拓展10余家新企業開展服務。為“秦創原·盟創薈”提供有力抓手,成立“秦創原·盟創薈”知識產權服務中心,與6家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簽署入駐協議,邀請3位專家學者作專題講座。
——全面鋪開“黃絲帶”幫教工作。與省司法廳簽署“黃絲帶幫教”合作協議,全省新建縣級社區矯正機構幫教基地35個,建成強制隔離戒毒所幫教基地5個、監獄幫教基地1個。
此外,民盟陜西省委會還組織開展了“博物館進校園暨圖書捐贈助學”“云帆計劃”“盟心圓夢”“同心”送教等系列“燭光行動”。連續15年開展“義寫春聯”活動,400余名盟員、書畫家為群眾送上1.5萬余副春聯。
2024年12月29日,民建陜西省委會舉辦陜西民建同心大集啟動儀式。
民建陜西省委會
雙向拓展延伸服務觸角
整合優勢資源,聚焦雙向拓展,一年來,民建陜西省委會推動會內、會外服務協同發力,著力推進品牌建設,社會服務工作邁上新臺階。
——助推鄉村振興有力有效。組織會員和會員企業家赴河北省豐寧縣開展幫扶工作,調研當地新能源等產業,向“民建愛心超市”捐資捐物21萬元。認真做好陜西潼關定點幫扶工作,動員會員捐款支持發展文旅產業。動員各級組織在全國范圍購買了價值1.6億元農產品,促進農民增收,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動員會員和會員企業成立陜西民建同心基金會,募集原始資金500萬元。一年來,全省各級組織和會員積極參與各類扶貧幫困活動,累計投入1197萬元。寶雞、商洛遭受歷史罕見洪澇災害后,民建陜西省委會第一時間組織捐款捐物共計192萬元。
——服務民營企業精準及時。制定《助力會員民營企業發展行動方案》,邀請省級政府部門領導擔任“特邀首席政策輔導專員”,組織會員企業與省發改委等部門聯合舉辦“共建雙促”座談會,做好政策解讀,增強發展信心。召開高新技術等行業會員座談會8次,走訪會員企業34家,舉辦會員開放日8次、專題講座20余次。組建律師服務團,開展法律咨詢、法律援助等服務。組織會員企業家參加中國(遼寧)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論壇、第二十四屆中國風險投資論壇、全國民建企業家會員太原行和儋州行等活動,促進交流合作,助力投資興業。
——多措并舉打造特色品牌。搭建“文景企業家座談會”平臺,促進會員企業與銀行、高校、科研機構等對接。舉辦銀企對接會,幫助投資中亞的會員企業順利完成融資。創辦陜西民建同心大集,組織13家會員企業參展。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陜西新篇章民建實踐基地建設,舉辦10家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并召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多元賦能會員企業發展。
2024年12月30日,民進陜西省委會開明文化進校園暨乙巳(2025)“春聯萬家·大道同行”活動在西安經開第十小學舉行。
民進陜西省委會
“開明”系列唱響時代新聲
2024年,民進陜西省委會積極探索工作新思路、創新工作新方式,加強上下聯動、橫向互動,增強整體合力,社會服務工作取得新成績。
一年來,民進陜西省委會扎實做好定點幫扶工作。春節前夕,在對口幫扶點潼關縣城關鎮安樂社區開展慰問活動,為20戶困難家庭送去生活物資。積極參與民進中央在貴州省金沙縣的幫扶工作,開展“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工作,持續支持金沙教育醫療事業發展,切實落實“同心·彩虹行動”幫扶工作。
民進陜西省委會還聯合陜西省宋慶齡基金會前往咸陽市社會福利院調研慰問,捐贈生活用品、食品和玩具,調研兒童保障、上學就業及特崗教師培訓等情況,聯系會員企業在福利院開展多場特崗教師培訓會,提升福利院特殊教育教學水平,擴大特崗教師知識范疇。
與此同時,民進陜西省委會進一步提升社會服務平臺功能,為活動開展提供堅強保障。民進陜西省企業家聯誼會積極參與“同心·彩虹行動”,弘揚“開明”精神,主動回饋社會。民進陜西省、西安市企業家聯誼會開展“同心·牽手”公益關愛活動,向福利院捐贈生活用品、辦公用品。
精心組織開展甲辰(2024)“春聯萬家·向‘新’而行”活動,為對口幫扶點、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等書寫春聯11170副、福字8720張。與民進金華市委會、金華市金東區文化和旅游局、陜西省硬筆書法家協會聯合主辦“翰墨溢彩 秦婺相輝”陜浙兩地書畫作品邀請展,展出兩地書畫精品力作130多幅。精選作品參加民進中央開明畫院舉辦的“小平,您好”——民進傳承紅色基因書畫作品展、“同心‘陜’耀·翰墨鑄魂”全省統一戰線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書畫展、陜西省政協“慶祝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翰墨歌盛世丹青頌祖國’書畫攝影展”。
2024年8月22日,農工黨陜西省委會在柞水縣秦豐村開展教育幫扶活動,為大學新生捐贈學習用品。
農工黨陜西省委會
創新思路凝聚團結力量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農工黨陜西省委會舉辦“禮贊新中國 奮進新時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大型詩歌誦讀會和征文活動,西安、寶雞、咸陽等市委會也通過主題征文、微視頻、文藝演出、座談會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示了新時代廣大農工黨黨員愛國為民的赤子情懷和愛崗敬業的時代風采,以真摯的感情向中華人民共和國75周年華誕獻禮。
同時,農工黨陜西省委會還參加農工黨中央理論征文和美術作品展活動,共報送征文58篇、美術作品4幅,其中,14篇征文分獲一、二、三等獎,農工黨陜西省委會獲得2024年度理論征文先進組織工作獎。
制定年度定點幫扶工作計劃,召開工作會議,積極做好對口幫扶,助力鄉村振興……過去一年,農工黨陜西省委會4次赴秦豐村,慰問40余戶困難家庭,累計投入資金和物資近8萬元,積極開展健康講座下基層活動,通過健康、消費、教育等幫扶,惠及群眾千余人次。農工黨陜西省委會主要領導帶隊赴貴州省大方縣開展幫扶調研活動,捐贈醫用器械、物資和助學金近18萬元。
農工黨是以醫藥衛生、人口資源和生態環境為主界別特色的參政黨。2024年6月5日是第53個世界環境日,也是中國的第10個環境日。當天,農工黨陜西省委會黨組織省直工委骨干黨員和省委會機關同志在西安浐灞國家濕地公園開展“環境與健康宣傳周”健步走活動。
此外,農工黨陜西省委會創新社會服務工作思路,舉辦農工黨陜西省經濟界人士培訓班,凝聚團結力量。各市委會社會服務活動亮點紛呈,銅川市委會開展義診普法宣傳活動、渭南市委會開展“與渭同行”環境與健康科普宣傳活動、延安市委會積極籌備“圣地藍天使在行動”社會服務數字化品牌活動、商洛市委會聯合南京市委會開展“重塑花蕾”活動等。
2024年11月1日,致公黨陜西省委會在楊陵區大寨街道辦黎陳村開展愛心捐贈和走訪慰問困難群眾活動。
致公黨陜西省委會
“致福陜西”內涵日益豐富
過去一年,致公黨陜西省委會廣泛凝聚基層組織和黨員智慧力量,圍繞中心大局工作,豐富拓展“致福陜西”社會服務品牌內涵,不斷提升品牌覆蓋面、影響力和活躍度。
助力鄉村振興,致公黨陜西省委會積極作為,推動致公黨中央鄉村振興幫扶工作走深走實,助力畢節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建設。致公黨陜西省委會領導帶隊參加在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召開的致公黨鄉村振興定點幫扶工作會議,省直總支黨員被致公黨中央授予2023年致公黨中央鄉村振興定點幫扶先進個人。積極參與消費幫扶,動員全省致公黨黨員開展消費幫扶,持續助力當地農副產品銷售,拓寬農民增收渠道,2024年累計線上采購畢節農副產品4.8萬余元。深化“致福醫療”幫扶項目,組織黨內、黨外醫療專家赴七星關區開展“致福送診”定點幫扶工作。開展線上醫療援助,圍繞“腦癱兒童的康復治療”課程,為七星關區婦幼保健醫院兒童康復科22名基層醫療人員開展線上培訓。搭建引資引智平臺,與七星關區政府,赴楊凌現代農業示范區開展聯合調研。向致公中央推薦書畫理論與實踐能力俱佳的黨員,參與中央對黔西南中小學書法、美術、音樂教師開展的培訓項目。
此外,致公黨陜西省委會深化“致福陜西”品牌建設,持續拓展“致福陜西——農科講堂”品牌影響力,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總支黨員專家開展培訓授課,專題講解實用農業技術。傳承文化奉獻愛心,持續開展文化下鄉活動,舉行“喜迎新春,福送萬家”活動,為長安區臺溝村群眾書寫春聯并送上美好的新春祝福。
傾情公益事業,一年來,致公黨陜西省委會赴楊凌示范區大寨街道辦黎陳村開展愛心捐贈和走訪慰問困難群眾活動,省屬十一支部黨員主動向困難群眾捐贈了價值2萬余元的糧油物資,彰顯致力為公的責任擔當。
2024年10月29日至30日,“陜西九三學社醫療服務團”赴商洛市開展醫療下基層活動。
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
創新機制拓展服務外延
過去一年,九三學社陜西省委會找準更好發揮作用的著力點、結合點、關鍵點,創新機制舉措,豐富服務內涵,拓展服務外延,使社會服務工作更具九三學社特色。
——平臺建設做精做強。聚焦“健康中國”戰略實施,聯合省衛健委、省政協醫藥衛生體育委員會,成立“陜西九三學社醫療服務團”,分團式對口陜西10個地市,深入開展服務活動,累計下沉醫療專家近200人次,參加學術交流或查房帶教基層醫療衛生人員1000余名,義診和健康咨詢受益群眾8000余人,健康科普宣講惠及1.3萬余人。圍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建設國家創新體系,成立“陜西九三學社科研產業合作座談會”,與省科協簽訂《對口聯系合作框架協議》,聯合舉辦成果轉化面對面主題活動和陜西省技術交易大會,推動20家單位簽訂科創戰略合作協議。
——鄉村振興抓實抓細。以結對定點幫扶鎮巴縣構園村為重點,采取村情調研、產業幫扶、消費扶貧、干部駐村等方式,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九三學社稻地江村鄉村振興融合實踐基地通過探索發揮科技優勢、發展特色產業、推動文旅融合等方式,落地稻地江村愛心餐廳項目,持續探索企業助力鄉村振興新途徑。
——社內合作優勢互補。堅持“相互借力、共同發展”,與九三學社北京市委會簽署《深化京陜合作框架協議》,并迅速助推協議落地見效。九三學社清華大學委員會與九三學社榆林市委會簽署共建友好組織協議、與榆林市有關單位簽署《碳中和領域合作框架協議》等兩項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九地合作”再添新篇。積極響應九三學社中央關于“地域+領域”組團式幫扶貴州畢節號召,先后2次組織社內多領域專家赴畢節開展實地調研,對接幫扶需求,形成專題調研報告。
2024年1月30日,臺盟陜西省委會赴潼關縣代字營鎮西姚村走訪慰問困難群眾。
臺盟陜西省委會
對臺聯絡更加彰顯特色
過去一年,臺盟陜西省委會以鄉村振興和生態環保為主線,統籌力量、整合資源,社會服務更趨完善、更具活力,榮獲2024年度臺盟中央社會服務先進集體銳意進取獎。
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臺盟陜西省委會圍繞“兩岸交流促進年”工作主題,充分發揮對臺工作的黨派優勢、鄉情親情的履職優勢和陜西文化的資源優勢,推動對臺工作質效不斷提升。
一年來,參加臺盟中央主辦的以“推動兩岸交流,共圖民族復興”為主題的第十一屆大江論壇。召開紀念鄭成功誕辰400周年座談會,邀請史學專家作“鄭成功的歷史貢獻”專題講座,與會盟員、青年臺胞、兩岸婚姻家庭代表分享個人對祖國統一、民族認同、家國情懷的感悟認知。邀請3名在陜臺商參加紀念鄭成功誕辰400周年暨收復臺灣362周年交流活動,增進兩岸同文同種、同胞血脈情深的理解認同。
一年來,扎實開展以黃帝陵為載體的尋根問祖系列活動,舉辦“民族精神血脈相承,同心共創復興偉業”研討交流活動,邀請在陜西民盟員、臺胞、兩岸婚姻家庭代表、在陜臺生等走進黃帝陵,祭拜軒轅黃帝,參觀臺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文碑。擦亮對臺交流特色品牌,承辦兩岸融合發展交流陜西(第八屆)漢唐文化研習營品牌活動。聯合省臺聯組織部分盟員、臺胞赴涇陽開展以“茶旅文化同輝,兩岸茗香共融”為主題的茯茶文化調研。建立常態化走訪機制,主要領導帶隊深入臺商企業和相關單位開展實地調研,了解惠臺政策落實和兩岸婚姻家庭生活等情況。
這一年,臺盟陜西省委會持之以恒做好潼關縣定點幫扶工作,在春節前夕為困難群眾送去慰問金1.8萬元,用實際行動助推鄉村振興。助力臺盟中央定點幫扶點貴州省赫章縣筑夢工程,投入“兩岸·同心”項目幫扶資金2萬元,為赫章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活力。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