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美噠噠,生活美噠噠……”1月22日下午3點半,北方小年,暖陽高照。咸陽市秦都區人民路街道紡機社區,舞韻社團的演員們身著彩衣,在“小年社區共歡聚 溫暖共融譜新歌”聯歡會上,為社區居民們帶來活力十足的舞蹈《美噠噠》。
這臺“社區春晚”是社區居民首次自辦的,63歲的社區居民牛春玲擔任總導演。為此,她精心籌備了一個月,一肩挑起節目編排、節目指導、寫串詞等多個重任。聯歡會上,牛春玲身兼數職。她不僅登臺獻藝,還統籌全局,從演員到位情況、服裝道具是否齊全,到退場的迅速與安全,每個細節都力求盡善盡美,確保整場演出緊湊有序,每一個節目都精彩紛呈。
悠揚悅耳的陶笛演奏、委婉動聽的眉戶戲、富有感染力的集體舞……雖然舞臺稍顯局促,燈光的亮度略顯不足,但絲毫不影響社區居民們的熱情,六十幾個座位座無虛席,歡聲笑語交織成濃濃的年味。
“臺上的演員都是我的鄰居和朋友,我都認識。”81歲的社區居民靳松濤說,“這樣的活動讓鄰里間能夠相識相知、有說有笑,真是太好了!群眾演、群眾看,今年的‘社區春晚’辦得太棒了!”
“社區工作能有這番新氣象,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在現場,咸陽市秦都區人民路街道紡機社區黨支部書記杜創向記者講述了社區的故事。
紡機社區是典型的老齡化社區。2602戶4321人中超過35%是60歲以上的居民,其中不乏低保戶、孤寡老人。老齡化社區如何實現老年友好?紡機社區給出了“解決方案”。
“在助餐服務方面,考慮到老人年紀大做飯不方便,特別是高齡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獨居老人等,日常吃飯難的現象較為普遍。”杜創介紹,2022年9月,紡機社區建立了日間照料中心,內設中央廚房。2024年11月,紡機社區改為依托咸陽市城投醫療集團紡機醫院食堂,提供菜品新鮮、味道家常、價格優惠的一日三餐,“除了老人,附近的居民、周邊上班的年輕人也慕名而來。”
在醫療服務方面,2024年7月,紡機社區依托咸陽市城投醫療集團紡機醫院成立了區域養老服務中心,設立20個床位,專門服務失能半失能老人。醫院還定期派醫生上門為孤寡老人免費診療。
針對老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藥品采購不便、辦事流程不熟、電器故障等問題,2023年6月,紡機社區成立了“悅鄰里幫幫團”。這些熱心的“助老成員”定期上門探訪孤寡老人,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2024年3月,紡機社區推行“小民到家”社區服務模式,為社區居民提供質優價廉、誠信可靠的家修服務。
“社區網格員真是熱心腸,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他們總是迅速響應。我的洗衣機出了問題,沒過多久就有專人上門來修理。”74歲的社區居民劉艷菊說,“社區對老人特別關照,哪位老人身體不適,社區網格員或‘悅鄰里幫幫團’的成員就會很快上門把老人送到診所,讓我們感到很安心。”
在細節上,紡機社區也考慮得十分周到。為60歲以上老人制作防丟失卡,在單元門后的臺階旁增設扶手,組織社區、物業、商戶參加應急救護培訓……這些無不體現著社區對老人的關懷。
社區網格員和“悅鄰里幫幫團”的成員也曾遭遇過一些誤解。有人質疑他們的動機,認為他們只是在拍照作秀;也有人不解:又沒啥“好處”,圖個啥?
“我們之所以愿意服務老人,是希望下一代看到我們如何關愛老人,在他們心中種下尊老愛幼的種子,將來也能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悅鄰里幫幫團”的團長侯靜說。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區居民對社區及志愿者的付出給予了高度的認可。“悅鄰里幫幫團”幫社區居民代領工資,社區居民將自家的大門鑰匙交給“悅鄰里幫幫團”的團員代為保管……如今,社區居民已經養成了遇到難題先求助于社區的習慣。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