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向奮戰在重點項目一線的勞動者致敬

2025-04-30 08:36:52  來源:陜西日報  


[摘要]今年以來,我省以深化“三個年”活動為總抓手,以打好“八場硬仗”為突破口,認真謀劃推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每一個重點項目的背后,都凝聚著無數建設者的智慧與汗水。他們中,有扎根工地、與時間賽跑的技術骨干,有精益求精、攻克施工難題的工匠團隊,也有加緊生產、確保重點項目達產見效的一線工人。...

  編者按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勞動創造。今年以來,我省以深化“三個年”活動為總抓手,以打好“八場硬仗”為突破口,認真謀劃推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每一個重點項目的背后,都凝聚著無數建設者的智慧與汗水。他們中,有扎根工地、與時間賽跑的技術骨干,有精益求精、攻克施工難題的工匠團隊,也有加緊生產、確保重點項目達產見效的一線工人。

  他們,用汗水與智慧攻堅克難、頑強拼搏,用執著和堅守詮釋著“勞動最光榮”的深刻內涵。在“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陜西日報推出“向奮戰在重點項目一線的勞動者致敬”主題報道,生動講述他們以勞動筑夢、以實干圓夢的故事,彰顯新時代勞動者銳意創新、勇挑重擔的精神風貌。

  值此勞動者的節日,讓我們共同致敬這些用雙手創造奇跡、以堅守書寫擔當的奮斗者,與他們一起用創造擁抱新時代、以奮斗鑄就新輝煌,用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凝聚起磅礴力量,推動陜西高質量發展現代化建設邁出更大步伐!

  蘇凱:

  十年匠心筑夢藍天

  蘇凱用游標卡尺仔細測量刀具的直徑。 通訊員 馮晨攝

  “我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35歲的蘇凱很喜歡這句話。在他看來,這句話精準概括了自己生產班組長的定位。

  蘇凱是西安興航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員。2013年,他來到這家位于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的企業,當上了一名數控銑工。

  作為一名飛機零件生產工人,蘇凱一直把產品質量放在第一位。2020年,在某項目研制過程中,蘇凱主動承擔重任,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時,還作為互檢人員為操作相鄰設備的同事復查開機前的準備工作。

  在檢查時,他發現十幾把刀具中有一把的R角比要求值差了0.5毫米,便堅決要求更換。“這把刀具如果不更換,會導致產品外形尺寸超出標準規定的公差范圍,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影響公司信譽。”在他的堅持下,產品嚴格按標準加工,按時交付,得到了客戶的贊許。

  10余年來,蘇凱秉持著精益求精的嚴謹態度,一步步成長為生產班組長,成為大伙的榜樣。平日里,他善于鉆研,經常和同事就工作中的難題、痛點進行探討交流。2022年,他帶領班組重構生產流程,將生產效率提升了60%。

  如今,被大家稱為“技術大拿”的他,可以一個人使用8種不同型號的機床加工零件。去年10月,由公司投資的西安民用飛機蒙皮及超大零件制造中心項目投產。面對新設備、新技術,他認真研學先進的加工工藝和工法,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我從小就喜歡飛機,如今把這份熱愛變成了事業。”蘇凱說。(通訊員 杜飛 賈爽)

  楊軍:

  以火熱青春開啟“鈦未來”

  楊軍在檢查鈦及鈦合金棒線材生產設備。 通訊員 張茜攝

  4月25日,寶雞高新區鈦及新材料產業園(清庵堡園區),一棟棟現代化廠房、辦公樓高低錯落,有序排開。在寶雞鈦及鈦合金帶箔材、棒線材連軋生產線建設項目的裝配廠房里,工人正在裝配幾臺智能化“大塊頭”。這是從國外引進的新設備,也是項目高精度加工的重要保障。

  “必須密切關注每個細節。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裝配工藝的精密程度。”正在和工人一起調試設備的“00后”青年楊軍說。

  楊軍是寶雞鈦谷鈦鎳棒絲材料加工有限公司的員工。去年大學畢業后,他和20多名畢業生一起加入這個項目。

  寶雞鈦及鈦合金帶箔材、棒線材連軋生產線建設項目總投資4.7億元,2024年6月開工建設,目前廠房部分設備已安裝完成,正在進入試車階段。項目建成后,年可生產棒線材、棒材等產品5000噸,產品廣泛應用于3D打印、電子工業、航空航天等領域。

  “我們這次負責的設備主要是生產鈦棒和鈦絲,對精細度要求極高,有的指標甚至要精確到毫米以內。”作為設備主操作手,楊軍需要根據不同材料的試驗結果精確調整設備參數。其中,軋輥出料精度必須把控在0.2毫米之內,相當于一根頭發絲的直徑。

  “軋制的過程好比制作一根面條,控制好軋制速度和輥縫是關鍵。”楊軍說,他需時刻保持高度專注,集中觀察每臺軋機的轉速和電流波動,及時調整前后軋機轉速,避免造成懟料和拉料。

  “寶雞鈦產業發展前景廣闊,我們這些青年大有可為。”楊軍望著眼前嶄新的廠房說。(通訊員 張茜 郭鈺)

  許小雷:

  30多年扎根施工一線

  許小雷在對軸鋼柱螺栓標高進行復測。 通訊員 許建剛攝

  “作為一名現場施工管理人員,確保工程安全、工程質量是我的使命和職責!”4月25日,在陜西科茂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現場負責人許小雷說。

  1988年,許小雷進入建筑行業,從木工、瓦工等多個基礎工種做起,憑著好學和執著逐步成長為施工管理人員。

  2019年,許小雷所在的企業承擔西安萬科翡翠國賓項目二標段工程。當時身為生產經理的他,遇到了這么一件事:因設計方與施工方溝通不到位,模板工人支設的梁模板截面與結構圖不相符,但工程已經建設了一部分,如果不及時更正,可能影響后面的工序及工程進度。

  面對這種情況,他第一時間與雙方溝通,主動承擔了因為溝通不到位所造成的損失。之后,他連續駐守施工現場30多天,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最終保質保量提前完成了項目建設任務。

  陜西科茂智能制造產業園是我省今年的重點建設項目。從1月開工,許小雷便和他的團隊進入施工現場,積極落實施工方案,堅守安全、質量、進度、成本“四步工作法”,協調做好工種平衡、人員調配、機械落實、水電保障、材料供應等工作。在測量過程中,發現水準儀精度誤差偏大的問題后,他一方面協調借用其他單位的儀器,另一方面及時聯系專業人員修理檢測儀器。

  在他的多方溝通、協調、監督下,園區建設順利推進,目前已完成基礎土建及主體鋼結構安裝工程。

  談及扎根施工一線30多年的體會,許小雷說,看到自己參與建設了越來越多的惠民工程,他非常自豪。這也是他工作的最大動力。(通訊員 許建剛)

  任丹:

  型材加工的“多面手”

  任丹在鋁型材擠壓生產線上忙碌。通訊員 王艷攝

  4月24日,銅川市董家河循環經濟產業園內,機器的轟鳴聲與金屬的碰撞聲交織成激昂的工業“交響曲”。

  在年產10萬噸航空高性能特種鋁型材項目現場,擠壓車間主任任丹弓著腰,與3名工人合力拆卸時效爐的風機。

  汗水從鬢角流到了下巴,沾滿鋁粉的工服濕了一大片。“這幾天天氣熱,衣服干了濕,濕了干。馬上要進入試生產階段,得抓緊時間把風機調試好。”任丹說。

  風機調試完后,他抹了把額頭上的汗,轉身走到剛剛切割好的型材旁,拿起風槍操作起來:“型材截切一定要‘三吹’——鋸料時吹、裝筐時吹、裝滿后再吹。不然,附著在表面的鋁屑會影響后續工序或者產品性能,還存在降低精密度、刮擦型材的風險。”

  為工人講解完操作要求,他打開生產排產系統界面,快速敲擊著鍵盤。電腦屏幕前的流水線上,各種型號的鋁材被勻速擠出。這些泛著冷光的銀色型材,將化身飛機、高鐵、船舶的構件。

  記錄生產數值、精準切割型材、規范操作流程……為了保障生產進度和產品質量,任丹每天堅守生產一線,像陀螺不停地“旋轉”在車間的每個角落。

  這樣的“旋轉”,在他17年的工作中已是常態。銅川年產10萬噸航空高性能特種鋁型材項目,建成后年產值將達5億元,帶動就業100余人。任丹深感責任重大。“今年初,我開始負責這個項目擠壓車間的技術和管理工作。雖然辛苦,但想到產品能銷往全國各地,就覺得很開心,很有成就感。”任丹說。(通訊員 王艷)

  支羽軒:

  給出施工方案“最優解”

  支羽軒在生產車間檢查設備運行情況。 通訊員 曹超男攝

  “經過全公司兩年多的艱苦奮戰,我們的項目已經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4月25日,在位于渭南經開區的陜西吉利科技有限公司的項目施工現場,項目副總指揮支羽軒難掩激動。

  按照計劃,到6月底,公司年產45萬噸電子化學品及精細化學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將全面竣工,比預期提前半年。

  該項目總投資6.3億元,規劃建設21條生產線。其中,異噻唑啉酮生產線為國內規模最大的生產線,光反應釜就有一二百個。因為沒有經驗可借鑒,設計方最初在為異噻唑啉酮生產線設計廠房時,規劃了5層20米高的框架結構。

  憑借自己在化工企業多年積累的經驗,支羽軒與公司領導及項目組人員反復研討、對比,最終制定出更為科學可行的方案,將5層改為2層,同時對生產罐之間的距離進行了合理調整。由于對CAD制圖軟件不熟悉,他就用剪刀剪出一個個紙片,經過多次模擬擺放、驗算,最終優化了方案,不僅大幅降低了建造成本,還提升了項目的安全性。

  在施工過程中,對于每一張設計圖紙,支羽軒都會反復研判、推敲,直至拿出最優的方案。

  “弄不明白的圖紙,我絕對不會隨意開工,因為一旦開工,很難再改。”支羽軒說。

  有人問他,這種把工作做到極致的態度源于什么?“是對高端化學品材料產業賽道的看好。僅以異噻唑啉酮為例,現在在市場上就供不應求。”支羽軒說,看到源源不斷的訂單,他們建設起新項目來就有使不完的勁兒。(通訊員 馮戰武 姚二曼)

  冶學斌:

  當好高鐵建設的“眼睛”

  冶學斌在施工現場操作儀器。 通訊員 白雪攝

  4月28日,在西延高鐵二十里鋪特大橋施工現場,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延高鐵13標段項目部工程技術高級測量工冶學斌,正全神貫注地操作著儀器,雙眼緊盯屏幕,額頭上滿是汗珠。

  “往左0.5毫米!”冶學斌通過對講機指揮著200米外的助手。這個看似微小的調整,將直接影響未來列車運行的平穩度。作為項目部的“測量尖兵”,他每天要在這樣的施工現場完成1000多個測量數據,日均行走超過7公里。

  “測量工作就像高鐵建設的‘眼睛’,主要是定方位、定高度。”冶學斌說,從2021年5月進場到現在,他已經測量了將近3萬個數據,累計行程約10220公里,足跡遍布標段的每個角落。

  之前在銀西高鐵建設中積累的豐富經驗,讓他在西延高鐵項目建設上如魚得水。軌道放樣、高程測量、精測網復測,每一項工作他都精益求精。

  “測量絕對不能出現誤差。一旦有誤差,后期的數據都會出現錯誤。”項目部總工羅玉生說,測量員每多測一組數據,項目建設后續工序就能少等一天。

  當天,冶學斌扛起儀器,大步流星向下一個工點走去。不一會兒,他完成了測量工作,額頭的汗水滴落在鋼模板的刻度線上。

  “西延高鐵是延安革命老區的首條高鐵。能參與這個項目,為這個項目出一份力,我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冶學斌笑著說。(通訊員 白雪 閆澤)

  李奮武:

  風沙烈日下的堅守者

  李奮武檢查新鮮己烷泵操作柱接線情況。 通訊員 王海濤攝

  4月的榆林市榆橫工業園區,中化學西部新材料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樹脂項目建設現場,機器轟鳴,焊花飛濺。

  “預計再過兩個月,項目就能實現中期交工!”4月25日,一線施工技術人員李奮武摘下沾滿沙塵的安全帽,用袖子抹了把汗,目光掃過眼前林立的儲罐、交錯的管線,言語里滿是自豪。

  2023年10月項目開工之初,這里還是一片不毛之地。在松軟的沙地行走,每一步都很艱難,嚴寒的天氣更是雪上加霜。每天穿著厚重的工服、頂著刺骨的寒風,李奮武拿著圖紙來回奔波,標記、核對、計算。細沙常常灌滿他的鞋子,他不得不一次次脫鞋倒沙。

  “萬事開頭難,但再難也得干。”正是憑著這股不服輸的勁頭,他和同事一步步將設計藍圖變為現實。如今,建設工地儲罐林立、管線交錯,曾經的荒蕪之地煥發出勃勃生機。

  項目建設涉及21個單體工程,涵蓋土建、鋼結構、電氣、安裝等多個專業,工期緊、難度大、質量要求高。面對挑戰,李奮武和同事憑借豐富的施工經驗和敢打敢拼的韌勁,逐個攻克難題。2024年8月21日,43.96米高的706產品篩分及輸送區域順利封頂;2024年9月22日,20.5米高的101綜合辦公樓成功封頂;今年3月13日,4臺聚合反應釜一次性成功安裝……一個個重要節點的完成,為項目按期投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確保工程質量,李奮武嚴格把控每一個細節,定期檢驗,發現問題立即整改,確保一次成優。“工程質量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這是他常掛在嘴邊的話。(通訊員 閆景)

  田文軍:

  創新工藝提效率

  田文軍在調試銑床系統參數。通訊員 何祥弘攝

  4月25日,在漢中市南鄭區梁山工業園區的固達數控(漢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固達數控”)生產車間,忙碌的田文軍與機床裝配組的工友一起組裝機床,加緊完成新一批訂單。

  2024年底,聽到固達數控落戶南鄭區、工業母機生產線建設項目啟動的消息,在機床行業深耕20年的田文軍毅然放棄沿海企業的高薪工作,回到家鄉,加入了固達數控。

  “家鄉需要精密機床產業鏈,我就該回來。”面對親友的不解,這名高級機床裝配鉗工的回答很堅定。

  作為原漢中漢川機床廠精密數控機床制造的技術能手,田文軍深知國產高端機床的“瓶頸”之痛。在固達數控一期的廠房里,他立下誓言:“讓家鄉的機床制造走向高端。”

  2025年春節,在固達數控的廠房里,田文軍作為裝配組的老手,帶領首批25名工人開啟生產線搭建的“拓荒戰”。當經過20多個晝夜的鏖戰,首臺精密數控機床經檢驗及加工測試合格下線時,工友們看見這位硬漢的眼眶紅了。

  生產線正式運行后,為滿足訂單需求,田文軍白天帶著團隊摸索主軸箱體裝配工藝,晚上伏案將經驗轉化為圖文并茂的作業指導書。他創新的“模塊化預裝法”,將單臺機床裝配時間從48小時壓縮至30小時。

  當3月的春風拂過秦嶺,固達數控首次交付的20余臺(套)精密數控機床,已經帶著“漢中制造”的標識進入長三角地區的工廠和車間。

  面對即將投產的立式加工中心項目,這位42歲的工匠將開啟新一輪“沖鋒”。(通訊員 何祥弘)

  王齊:

  核桃物流園里闖新路

  王齊(右)和工友在試產內酯豆腐。 通訊員 畢波波攝

  4月25日凌晨3時,在西北核桃物流園的洛南縣豆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王齊和工友已完成近5噸的全品類豆制品加工生產。草草洗了一把臉,他又和大家開始忙活了。

  “我們每天下午6時開始做豆腐,第二天凌晨3時開始裝車,將產品發往當地市場以及西安、咸陽,確保新鮮的洛南豆腐當天就能出現在市民的餐桌上。”王齊說。

  今年39歲的王齊,幼時發高燒導致小兒麻痹,左腿殘疾,但他并未因此喪失信心。高中畢業后,他干過木工、當過銷售、送過快遞,后來看準洛南豆腐市場,開始學習做豆腐。2020年,他加入洛南縣豆農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在生產加工豆制品的過程中,王齊虛心學習、苦練技能,逐漸成長為豆制品行業的行家里手,現在已是生產車間的負責人。在不斷進步的同時,他還時常給其他工人傳授做豆腐的經驗,帶領他們一同成長。

  “王齊善于思考,遇到問題總是想方設法解決,很值得我們學習。”工友羅鑫說。

  為了打響洛南豆腐品牌,西北核桃物流園自2022年建成投用后,就將核桃與豆腐結合,招引不少豆制品加工企業入駐。王齊和團隊成員把目光聚焦在公司的全鏈條發展上,相繼開發了核桃豆腐、豆渣麻食、豆渣面片等各式各樣的“豆腐+”產品。

  “我們公司現在生產4大類20多種豆制品。其中,核桃豆腐是我們聯合陜西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共同開發的新產品。這款產品不僅提高了豆腐的品質,還解決了核桃渣的利用問題。”王齊的臉上滿是自豪。(通訊員 畢波波)

  何敏:

  下繡花功,做追“光”者

  何敏(左)在生產車間查看新產品生產。 通訊員 周亭松攝

  4月25日,安康高新區智能終端電子信息產業園陜西禾瑞光汽車影像產品生產項目建設現場,機械車輛來往作業,施工場面一派火熱。陜西禾瑞光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負責人何敏介紹,正在建設的是公司的三期項目,目前場地平整接近尾聲,5月將進入主體施工階段。

  一邊搞建設,一邊抓生產。已經投產的一期二期項目主要生產手機攝像頭,訂單量充足。“訂單交付是目前最緊要的事。企業正加力提速研發生產,全力以赴完成訂單交付。”何敏說。

  陜西禾瑞光科技有限公司近年來發展迅猛,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瞪羚企業。作為小米等多家知名手機制造企業的鏡頭供應商,2024年,公司共生產2.8億個手機光學鏡頭,銷售額1.8億元。

  進入二季度,何敏變得愈加忙碌。公司剛剛接到了一家手機廠商新的合作意向,研發團隊需要在規定時限內設計出一款1300萬像素的手機前置攝像頭。為了滿足用戶需求,何敏帶領團隊做了大量工作,一遍又一遍地溝通交流,一次又一次地模擬評估。

  “小小一個鏡頭,只有綠豆大小。我們的生產就好比在綠豆上雕花。”何敏說,“現在,手機給攝像頭留下的空間越來越小,像素要求卻越來越高,這給技術研發帶來新的挑戰。”

  展望未來,何敏信心滿滿:“光學行業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更改變了我的生活。我要珍惜機遇,干出成績。”(通訊員 周亭松)

  郭鑫:

  攻堅克難的“技術尖兵”

郭鑫在工地測量鋼筋。 通訊員 魏爭亮攝

  4月27日,在楊凌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創新中心(二期)建設項目現場,工程車輛來回穿梭,塔吊高聳,機器轟鳴,百余名建設者在其間穿梭忙碌。

  乘坐施工電梯登上16樓,再穿過鋼管交織的7層樓梯,項目技術總工郭鑫來到距地面近百米的施工層,和現場施工人員溝通技術要點:“這層施工要注意的是連梁和框梁的鋁模變板,還要隨時關注風力,確保高層安全施工……”

  “時間不等人,必須把每一天都當成沖刺日。項目開工以來,我們掛圖作戰、倒排工期,目前,辦公樓主體已經完成80%以上,預計今年6月上旬封頂。”郭鑫說。

  郭鑫今年36歲,當過施工員、技術負責人,大部分時間都在工地度過。與他以往負責的項目不同,這一次的建設項目主樓為一棟超百米的高層,施工難度遠遠高于普通房建項目。

  建設初期,根據地勘報告,項目地下淺水位較高,需要進行降水作業,筏板內的降水井是地下室防水的薄弱點。郭鑫運用穿墻止水套管的原理,創新出一種適用于筏板內降水井的封井措施,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基礎上節約成本46%左右。

  “感覺項目才是我的家。”這是郭鑫常說的一句玩笑話,也是他工作、生活的真實寫照。他白天奔波在項目現場巡查檢查、解決問題,晚上學習、查閱資料。他的施工日志上,每一頁都密密麻麻記錄著自己處理過的問題和復盤得出的經驗教訓。

  “郭鑫和我一起合作了多個項目,是名副其實的‘技術尖兵’,為年輕人起了很好的模范帶頭作用。”項目經理張文博這樣評價他的老搭檔。(通訊員 魏爭亮 仵佳偉)

  鏈接

  ●一季度,616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50億元,投資進度達19.4%,較去年同期提高了4.5個百分點。重點項目的用地、用能、文勘保障率超過85%。全省二季度重點項目開工活動聚焦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社會民生三大領域,開工項目631個,總投資2124億元,年度投資919億元。

  ●全省技能人才共有611.04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82.87萬人。全省共建工會驛站7126個,服務職工群眾365萬人,全年累計服務職工群眾約2268萬人次。

  (群眾新聞記者 楊曉梅 郭軍整理)

編輯: 吳佳蕊

相關熱詞: 重點項目 五一 勞動節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梧州市| 东乡| 昌江| 贵阳市| 利津县| 东山县| 浦东新区| 廊坊市| 赞皇县| 韶关市| 呼伦贝尔市| 临颍县| 双峰县| 称多县| 柳州市| 澄迈县| 蒙自县| 灌阳县| 林甸县| 漠河县| 永丰县| 陇南市| 全南县| 饶阳县| 阜阳市| 名山县| 宁蒗| 钦州市| 筠连县| 民丰县| 诏安县| 衡山县| 庆云县| 达孜县| 广平县| 兴宁市| 威海市| 青川县| 翁源县| 阳新县| 万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