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記者 李榮
今年“五一”假期,全省各地不斷推出文旅新項目,各大熱門景區、街區和旅游演藝接待游客數量持續高位運行,文旅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大唐不夜城、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西安城墻等景區進入各大OTA平臺發布的全國熱門景點榜單,西安成為國內最具旅游熱度的城市之一。
5月2日早上9時許,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門口,前來參觀的游客已排起了長隊。為滿足游客參觀需求,今年“五一”假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將檢票時間由8時30分提前至7時,停止檢票時間由17時推遲至19時,閉園時間調整為21時。同時,門票數量也在原有每天6.5萬張的基礎上增加1.5萬張,每天投放量達8萬張。
豐富的文旅產品為游客出游保駕護航。大型秦文化主題演藝《赳赳大秦》如夢似幻的宮殿與烽火狼煙的戰場,讓人仿佛穿越時空,親歷大秦帝國的恢弘歷史。白鹿原影視城熱鬧非凡,白鹿村戲臺秦腔聲聲,夜晚的山谷光影秀為景區增添了美麗的色彩。
今年“五一”假期,西安城墻景區圍繞文化活動多元化和服務保障精細化,推出了系列文化活動和創新服務舉措。在演出方面,5月1日至4日,景區安排《夢長安——大唐迎賓盛禮》雙場演出,并以“四大區域、多元演藝”為核心,每日開展60場次的分散式演出,通過對盛唐禮儀文化、歷史、人文特色等主題的深度挖掘,打造古今交融的文旅演藝矩陣。此外,還開放和平門、尚武門、玉祥門、勿幕門、東北城角登城口等登城點位及門點,實現“多點暢行、錯峰漫游”的沉浸式游覽體驗。
“城墻是我們來西安旅游的第一站,站在南門城墻向鐘樓看去,非常壯觀。”來自武漢的游客瞿璐文說,西安街頭隨處可見身穿漢服的人沉浸式體驗盛唐文化,感受西安的繁華與韻味。
黃河壺口瀑布景區一直都是全國游客青睞的旅游目的地,今年景區推出黃河大俠武動風云、“李白NPC”現場閃現活動,練武功、對詩詞都有豪禮相贈。同時,還推出萬人合唱《黃河大合唱》、國風熱舞、壺口斗鼓和宜川胸鼓等民俗表演,讓游客樂享黃河岸邊的陜北風情。
“五一”假期第四天,陜西省監測的51個重點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140.59萬人次,同比增長18.61%;旅游經營收入8785.2萬元,同比增長16.23%。
為滿足廣大游客和群眾的假期文化旅游需求,今年“五一”假期,全省文旅部門精心策劃了625項2000余場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市民游客奉上豐盛的“文旅大餐”。
在洛南音樂小鎮,不間斷表演、團隊循環演繹靜板書、男女搭配唱響陜南民歌、民族舞蹈、戲曲彩妝演繹、傳統民樂,全方位為游客呈現民俗文化視聽盛宴。洛南縣劇團的專業舞者圍繞篝火開場,歡樂打跳環節盡情釋放活力,趣味十足的游戲為活動增添了更多歡聲笑語。
寶雞市西府老街、長樂塬抗戰工業遺址等景區通過游園集市、創意展覽、手工體驗等活動,豐富游客體驗。
在西安周至沙河景區,夜游活動延長了游客的停留時間,街區巷里琳瑯滿目的特色小吃吸引了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技法高超的傳統手工藝和精彩絕倫的文藝表演,也讓游客收獲了獨特體驗。
“五一”假期,不少市民選擇走進圖書館,享受閱讀的樂趣。“我早上9點多來的,這里比較安靜,學習氛圍濃。假期周邊旅游的人多,還不如來給自己充充電。”5月3日,正在陜西省圖書館看書的西安市民王咪說。
“五一”假期,長安書院化身千年文明與未來創意交匯的場域。“詩畫競秀·奇幻長安——五一藝術奇境之旅”在此舉行,同時匯聚美術展覽、互動體驗、非遺演藝及新書簽售四大主題活動,超過40場精彩活動與市民游客互動。
為滿足廣大群眾高品質精神文化需求,“五一”假期,全省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放假不閉館、服務不打烊,舉辦主題展覽、學術講座、藝術培訓等活動700余場。其中,陜西省圖書館舉辦了“蘭臺青緗 古韻永傳”古籍修復技藝展、“科技賦能 閱讀新章”數字文化體驗展等23項活動,陜西省文化館曲江館區推出“千毫鑿空”穆家善焦墨畫陜西邀請展。
“祖籍陜西韓城縣……”5月1日,在西安易俗社文化街區,13位秦腔名家及上千名戲迷聚集街區,齊唱《三滴血》《轅門二帳》等秦腔經典名段,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駐足觀看。
“每逢節假日,都有秦腔名家來這里演出,在家門口就能看到專業演出,過足了秦腔癮。”西安市民王輝說。
在延安市金延安旅游度假區,“繽紛五月天‘AI’上金延安”金延安五一科技潮玩秀暨第三屆文化旅游節燃爆“五一”假期,每天都有科技美學大秀在此上演。戴著羊白肚巾、穿著陜北花襖的智能機器人展示扭秧歌等才藝,給游客帶來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的跨界演出。同時,沉浸式紅色演藝為游客帶來全新體驗,最新打造的情景劇《保衛延安》讓游客真切感受到革命年代的激情歲月。
今年“五一”假期,全省各地文化館、非遺保護中心、非遺工坊等依托資源優勢,廣泛開展非遺進商圈、進景區、進街區活動,豐富市民游客體驗,讓廣大市民游客近距離感受非遺魅力。
在延川乾坤灣景區,游客不僅能觀賞延川剪紙、布堆畫等傳統技藝展示,還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指導下體驗制作過程。
延川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服務中心主任馬向軍說,陜北說書、延川道情等特色非遺進景區活動,讓游客在品嘗美食的同時,與非遺傳承人現場互動,增強了游客的體驗感。
咸陽市通過舉辦“大地歡歌 非遺同行”2025年陜西省關中五市聯盟非遺展演展示活動,集中展示西安鼓樂、戶縣鑼鼓、黃河老腔、陜北民歌、陜南民歌、華山戲法、西府曲子等非遺精品,彰顯非遺之美,打造非遺盛宴。周至水街南廣場每天上演經典秦腔折子戲,名家名段輪番登場,帶游客領略“大秦之腔”的慷慨激越與婉轉深情……
“五一”假期,全省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依托當地獨特的非遺資源,舉辦非遺展覽展示展演展銷活動300余場,讓非遺成為節日里的一道亮麗風景。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