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北麓,夏風微涼。6月29日上午,伴隨清脆的發令槍響,5000名跑者如潮水般涌過青蓮山廣場的起跑線,在平均氣溫僅21.7℃的清涼中,拉開了2025“九成宮杯”陜西寶雞·麟游夏季半程馬拉松的序幕。“跑一場馬拉松,游半部隋唐史”的獨特體驗,在這座新晉“全國文明城市”殊榮的千年古城激情上演。
作為陜西省內唯一的夏季半程馬拉松賽事,“麟馬”歷經六載淬煉,連續4屆獲得中國田協A1類賽事認證,已從首屆3000人的規模,躍升至2025年4.2萬人報名角逐的熱潮。賽事實現了競技水平、服務能級、文化輻射與經濟聯動的多維躍升,為“體育+”融合發展提供了鮮活的縣域實踐樣本。
離宮賽道競逐 精英集結破紀錄
本屆賽事以“新麟游·跑夏去”為主題,由中國田徑協會、陜西省田徑協會認證,寶雞市體育局、麟游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麟游縣委宣傳部、麟游縣教育體育局、麟游縣文化和旅游局承辦,威贏賽事運營有限公司運營。在隋唐兩朝四帝曾21次駐蹕的避暑勝地,5000名跑者于7時30分從青蓮山廣場啟程,沿串聯西海苑、唐井遺址等文化地標的賽道疾馳。當九成宮的朱紅宮墻掠過身側,《九成宮醴泉銘》碑的墨香仿佛穿越時空,選手們在奔跑中與隋唐盛世展開一場對話。
完賽獎牌設計獨具匠心,兼具把玩、陳設與穿戴功能。
1小時5分51秒——當計時器定格于此,青蓮山廣場瞬間沸騰。陜西選手武明瑤如箭沖線,將賽會紀錄大幅刷新,個人最好成績提升近3分鐘;河北孫曉陽以15秒之差屈居亞軍,重慶許汝安斬獲季軍。女子組較量中,湖南黃菲以1小時18分37秒折桂,山西王巧霞、湖北伍玲分列二、三名。
陜西選手武明瑤沖刺奪冠瞬間,成功打破男子半馬賽會紀錄。
新紀錄誕生的背后,源于賽事競技體系的系統性升級。據悉,本屆賽事全面對標國際標牌賽事標準,在競賽組織、服務保障與技術支持體系上實現跨越式提升,正式啟動世界田聯標牌賽事創建程序。賽事首設“成績直通通道”,以中國田協A1賽事成績為基準,從4.2萬名報名者中篩選出2963名精英選手,最終1000人獲得直通資格。優化競賽節奏管控方面,增設了120、130專業配速員方陣,并在12.5公里、17.5公里關鍵點位增投能量膠與鹽丸補給。這一策略成效顯著,助力大批選手實現個人突破,競賽整體水平明顯提升。
數百名跑者在寬闊路橋上形成“流動人潮”。
隨著“麟馬”品牌的不斷發展和影響力的提升,麟游已成為眾多跑者青睞的舞臺。每年6月,全國各地的參賽選手齊聚麟游,用腳步丈量這里的一山一水,體驗縱情青山綠水間的愜意與清涼。
“麟游涼爽的氣候和較平穩的賽道是創造佳績的絕佳條件。”男子半馬冠軍武明瑤賽后表示,“專業的配速引導和精準的能量補給,讓我在后程依然保持充沛動力。”
打造“清涼城市” 細節詮釋“麟游溫度”
無縫銜接的抵達體驗是選手感受“麟游溫度”的開端。比賽前日傍晚,一列印著“麟馬專列”字樣的動車駛入寶雞南站。來自甘肅的跑者張偉剛下車,便有志愿者迎上,遞來清涼的濕毛巾與賽事手冊。“免費住宿已安排好,擺渡車直達縣城!”這番細致安排讓他感嘆道:“還沒開跑,就已感受到麟游的溫度。”
賽前見面分享會尾聲,眾人齊聚舞臺合影互動,笑容洋溢。
延續并升級的“免費住宿+免費接駁”政策,是這份溫度的延續。今年不僅開通了西安北站至寶雞南站的“麟馬專列”,更在寶雞市體育場、行政中心及扶風縣增設了3處擺渡點,編織起便捷的抵達網絡。組委會為外地半程選手提供了600個免費床位,并同步開設“跑者營地”露營區,配備100頂帳篷,滿足跑者多元化的住宿需求。
盛夏辦賽,“清涼與安全并舉”是核心使命。針對麟游夏季氣候特點(年均氣溫9.3℃),組委會在保障體系上全面升級。賽道13公里和16公里處增設兩臺大功率霧炮車,形成局部的“人工降雨區”;對原有5處噴淋點實施“雙倍擴容”,顯著提升降溫效能。自7.5公里起,每個補給站均備足食用冰塊,供選手裝入水袋貼身降溫或直接冰敷,科學應對暑熱挑戰。
生命防線同樣筑牢,賽事投入1300名志愿者、28名醫療跑者,配備25臺移動AED設備和18輛救護車,構筑起高效的“流動生命防線”,最終實現全程“零危重癥案例”的安全目標。賽道沿線還精心設置了22個群眾助威點,麟游木偶戲、地臺社火等本土文化展演貫穿全程,為跑者注入精神動力。
麟游人民的熱情好客與城市文明風貌,為賽事增添了深厚的溫暖底色。從選手踏上這片土地起,便能感受到當地居民質樸真摯的情感。賽道兩側,居民自發組織的加油助威聲此起彼伏,鑼鼓喧天;酒店內,工作人員服務貼心周到。寬闊潔凈的道路、生機勃勃的街邊綠植、有序推進的垃圾分類、美觀完好的公共設施,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這座“全國文明城市”的魅力。
選手們跑過縣城綠樹成蔭的主干道,觀眾助威,活力四射。
“這里的空氣太清新了,跑起來特別舒服。”來自長沙的跑者楊美蓮說,“沿途森林覆蓋率很高,完全感覺不到夏天的燥熱。”麟游自古就享有“信安體之佳所,誠養神之勝地”的美譽,70.04%的林木綠化率、高達每立方厘米3000多個的負氧離子濃度造就了絕佳的生態環境,使其當之無愧成為“全國避暑旅游目的地”。
麒麟獎牌拆出“隋唐史” 賽道變身露天博物館
跑道鋪展文明長卷,“麟馬”賽事本身就是一場流動的文化盛宴。選手的腳步丈量著九成宮遺址的石階,掠過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碑的滄桑印記,慈善寺石窟的佛像在晨光中靜候。“沖刺階段看到獎牌上浮雕的醴泉銘碑,那一刻,仿佛與魏征、歐陽詢完成了一場穿越千年的接力。”完賽選手張鵬感慨道。這座孕育了“人間第一帖”的楷書之鄉,將千年文脈深深融入賽事基因。
文化賦能使“麟馬”從體育賽事躍升為現象級文化名片。以麟游“祥麟獻瑞”傳說為靈感的完賽獎牌成為最大亮點:正面威嚴靈動的麒麟浮雕可拆卸為獨立飾品;背面銘刻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真跡中的名句“信安體之佳所,誠養神之勝地”;內嵌九成宮建筑群微雕,方寸間重現“離宮之冠”氣象。這枚被跑者譽為“可佩戴的隋唐史”的獎牌,迅速引爆社交平臺,成為朋友圈的“種草”熱點。參賽服同樣匠心獨具,將九成宮剪影融入藍、粉、黃三色撞色設計,分別象征麟游的藍天碧水、運動的澎湃熱情與陽光正能量,化身“移動的文化符號”。
賽道本身即是歷史的回廊,貫穿九成宮遺址、慈善寺石窟、碑亭景區等歷史地標。跑者在紅墻碧瓦間、古碑墨香中疾馳,完成與隋唐盛世的時空對話。“每公里都在邂逅文物古跡,這絕對是一條具有文化氣息的賽道!”成都跑友廖俊的感言,道出了眾多選手的心聲。
《千年九成宮》實景演藝跑者專場的沉浸式舞臺場景。
賽事體驗立體延伸,競技之外同樣精彩紛呈。配套的《千年九成宮》實景演藝跑者專場、歐體書法家賽道即席揮毫、特色小吃品鑒、音樂嘉年華及早餐跑等活動,助力選手深度沉浸于“麟游九成宮 千年避暑城”的魅力之中。
威贏賽事運營有限公司作為運營單位主要參與賽事宣傳任務,通過精心策劃部署,60多名記者和大V深入現場報道,實現了報紙、廣播、電視、網站、客戶端等全平臺覆蓋。線上渠道成為跑友了解“麟馬”、感知麟游文化的高效窗口。
全媒體傳播矩陣則讓麟游文化借馬拉松舞臺走向全國,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都市青春頻道全程4K高清電視直播,新華社現場云、華商報、西部網、寶雞融媒、麟游融媒、融體育、全民健身行動、智賽通、威贏賽事、長龍體育集團等全媒體矩陣同步推送,吸引超千萬觀看量。70家主流媒體輪番報道,特邀“賽事體驗官”在社交平臺點贊“麟馬”,“讓世界看見,一座小城也值得萬馬奔騰。”跑步達人“橘子醬”在短視頻平臺分享道。
盤活“一池春水” 激活區域消費鏈
麟游半馬的奔跑足跡,強勁攪動著區域文旅農商消費的脈動。賽事期間,住宿餐飲全線飄紅,縣域酒店入住率達飽和狀態;核桃包子、血條面等特色美食銷售額激增,成為選手賽后必嘗的“麟游味道”。接駁專列與擺渡車高效輸送人流,串聯起寶雞市區、扶風縣城至麟游的黃金旅游動線,實現“參賽—觀光—消費”閉環。
2025“麟游半馬”從精英競技拓展為全民共情的城市節日。
作為“中國生態食材之鄉”“全國優質洋槐蜜基地縣”,麟游核桃、蜂蜜、雜糧等農特產品借賽事平臺熱銷全國。選手返程行囊滿載特產,化身移動的“麟游名片”,推動農特產品依托賽事走向全國。露營嘉年華、景區免費開放(九成宮、慈善寺等)等政策,將參賽者深度轉化為游客,顯著延伸消費鏈條。據測算,賽事直接及間接帶動的吃、住、行、游、購、娛綜合消費增長顯著。
賽事不止于競技,啦啦隊彩綢打破隧道沉悶感。
賽事更助推“全國避暑旅游目的地”“中國天然氧吧”城市品牌增值。涼爽氣候、優質生態與隋唐文化底蘊,通過跑者口碑和媒體傳播形成強大引力場,為招商引資和全域旅游注入新動能。
“以前夏天來避暑,今年帶全家參賽消費!”寶雞市民高峰的體驗,印證了賽事從“流量”向“留量”的轉化。麟游縣文旅部門數據顯示,賽事期間相關行業營收較常態周末增長顯著,“體育+”融合的新型消費場景已全面成型。(賽事組委會供稿/圖)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