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在法士特高智新自動化生產線上,工業機器人有序組裝企業最新研發制造的自動變速器。
6月28日,氫質氫離(北京)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團隊研發的240千瓦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完成試車。
“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這次試車的成功,標志著氫質氫離的240千瓦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即將從實驗室進入市場。”氫質氫離總經理李鵬程告訴記者。
這個好消息也令陜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十分振奮。對于國有企業來說,這是裝備制造業領域改變傳統模式,將科研創新從“引進來”變為“走出去”的一次成功實踐。
“國企創新從‘引進來’變為‘走出去’,源于國有企業深化改革,大膽創新。”省國資委創新工作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陜西國資國企在深化改革中,積極探索裝備制造業領域的創新模式,在引進人才、引進技術加強企業內部創新的同時,大膽“走出去”,通過和省內外科研團隊、高新技術企業合作的模式實現創新突破,加速科研成果轉化。
2021年,陜汽控股聯合西咸新區涇河新城等共同出資,組建德創未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陜汽控股有意將德創未來打造成一個孵化平臺,孵化新能源商用車的新技術、新產品,特別是氫燃料重卡領域的新技術核心產品。
2022年,德創未來孵化出質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新能源商用車的研制、生產與銷售。2022年下半年,質子汽車“走出去”搞創新研發,在北京設立氫質氫離,主要研發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系統。后來,清華大學博士后李鵬程的團隊加入氫質氫離,李鵬程任總經理。
陜汽控股黨委委員、質子汽車董事長王釗說,之所以要“走出去”到北京設立公司搞研發,關鍵是看好北京的研發環境和人才實力。
事實證明,“走出去”搞研發是對的。目前,氫質氫離多項關鍵產品的研發穩步推進。今年2月,氫質氫離成功研發氫燃料電池電堆(氫氣通過電堆轉化為電能),為企業的下一步發展贏得主動。
質子汽車還在2023年派出研發團隊進駐上海,在浦東臨港新城注冊成立騏驥質行(上海)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借助上海的科技資源和市場進行新產品研發及推廣。
陜西法士特汽車傳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為了突破關鍵技術,積極探索科技創新新模式,和英國里卡多公司合作,在英國的利明頓設立法士特英國創新中心,讓法士特的工程師“走出去”,與英國工程師一起工作,取長補短,提升自我。
法士特集團研究院電控研究所主任畢乾坤告訴記者,法士特英國創新中心設立于2014年。當時,法士特派出十幾名研發人員,與里卡多公司合作研發8AT自動液力變速器。這些研發人員一邊參與研發工作,一邊接受里卡多公司培訓,創新研發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法士特英國創新中心成立至今,已有30多名法士特研發人員通過輪崗制得到提升,孵化出近10款產品。
“在法士特英國創新中心,科研人員能學到先進技術、產品開發思路與方法。”前不久剛從英國回來的法士特集團研究院設計研究所副主任王鵬川告訴記者,英國創新中心是法士特轉變模式,“走出去”尋求創新發展的一個成功案例。
“走出去”到海外搞創新,企業受益良多。
陜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企業西安寰宇衛星測控與數據應用有限公司同樣將創新視野投向外部,積極探索“走出去”的合作研發模式。
成立于2018年的寰宇衛星,為突破衛星測控與應用領域的關鍵技術瓶頸,主動“走出去”,聯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中山大學及北京師范大學等國內頂尖高校,共同組建研發團隊,聚焦衛星智能化管理、高效數據處理等核心方向進行攻關。
“這種主動聯合高校優勢力量的‘走出去’模式,讓我們能快速整合最前沿的學術資源和工程經驗。”寰宇衛星副總工程師楊繼春說。在此模式下,寰宇衛星成功開發了包括雷達微納遙感衛星星座及數據處理系統、智能化衛星管理系統、衛星數據接收保障系統等在內的系列創新成果,首創的AI賦能的衛星測運控管理CAE軟件取得了遙測數據處理效率提升40%、故障預警準確率達98%的顯著成效,實現了測控核心軟件的完全自主可控。
寰宇衛星通過“走出去”,實施“大模型+星座管理平臺”技術的深度融合,構建起覆蓋全球的高效測控網絡。目前,寰宇衛星管理在軌衛星超過329顆,測控成功率連續3年保持99%以上。公司正將這種協同創新的成果,轉化為發展航天領域新質生產力的強勁動能。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就是要加速創新機制體制,推動高質量發展。國企創新從‘引進來’變為‘走出去’,見證了改革成效。”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省國資委將引導全省國資國企持續深化改革,鼓勵國企探索、創新更多有利于發展的新機制、新方法,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助力高質量發展。(群眾新聞記者 沈謙文/圖)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