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沈陽市考察時指出,老舊小區改造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點。改造老舊小區,要堅持系統推進、協調發展,聚焦為民、便民、安民,在改善居住環境、改造生活設施、提高服務水平方面,綜合施策,在打造宜居社區環境上下功夫,更好的滿足我省老年人居住日常生活需求,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一、我省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現狀
我省作為西部經濟薄弱地區,留守老人規模龐大, 超老齡化趨勢明顯且程度不斷加深,老舊小區改造主要是完善基礎及配套設施、提升房屋質量及居住功能、改善小區環境,同時結合實際及“十五分鐘便民生活圈”要求,對有條件的小區配套養老、托幼等服務設施,完善無障礙及適老化措施。但是社區中普遍養老服務的類型、數量與規模還不能滿足居民需求,設施的選址和建設方式、服務內容、空間設計還不足以滿足老人的需求,疫情常態化也使社區公共空間適老化改造面臨更多挑戰。" />
記者 杜靜波 攝
12月6日下午,省政協召開“加快推進社會適老化改造”月度協商座談會。
九三學社陜西省委員會專職副主委曹增武發言:
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沈陽市考察時指出,老舊小區改造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點。改造老舊小區,要堅持系統推進、協調發展,聚焦為民、便民、安民,在改善居住環境、改造生活設施、提高服務水平方面,綜合施策,在打造宜居社區環境上下功夫,更好的滿足我省老年人居住日常生活需求,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一、我省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現狀
我省作為西部經濟薄弱地區,留守老人規模龐大, 超老齡化趨勢明顯且程度不斷加深,老舊小區改造主要是完善基礎及配套設施、提升房屋質量及居住功能、改善小區環境,同時結合實際及“十五分鐘便民生活圈”要求,對有條件的小區配套養老、托幼等服務設施,完善無障礙及適老化措施。但是社區中普遍養老服務的類型、數量與規模還不能滿足居民需求,設施的選址和建設方式、服務內容、空間設計還不足以滿足老人的需求,疫情常態化也使社區公共空間適老化改造面臨更多挑戰。
二、我省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存在的問題
1.社區養老服務內容不夠多樣化,設施類型單一。調研發現,社區普遍配建居民健身設施,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配建比例低,新型養老服務如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和老年公寓配建較少,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現狀與養老需求存在較大差異,部分設施缺少無障礙設計,標準較低,老年人使用極為不便。
2.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選址不合理,空間布局松散。部分社區老年活動中心設置較為偏僻,選址距離部分居民較遠;部分設施貼近社區角落或者室外道路,老人居住安全得不到保障;有些位置處于相鄰小區高層建筑的陰影中,利用率不高。
3.養老服務設施功能分區不合理,空間不能滿足防疫要求。一些社區辦公與老年人活動場所沒有進行有效分割,互相干擾較大。部分老年活動中心為舊建筑改造,沒有門廳等交通空間,建筑直接通向室外,雨雪天老人不便行動;多數社區養老設施缺乏防疫安全舉措,疫情常態化后,如何強化防疫措施,保障老人安全,考慮較少。
三、推進我省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的建議
1.拓展社區空間,整合社區資源。挖掘小區內長期閑置場地、廢棄用房等空間,充分拓展社區可利用空間,整合社區既有資源,最大限度解決小區公共空間不足的問題。可根據社區具體情況,集中設置服務功能,便于小區環境的統一管理,釋放更多公共空間,為老年人在小區活動提供條件,保障老年人在小區中能夠舒適生活。
2.優化改擴建策略,完善社區養老設施功能。依據我省地域特點與社區具體情況優化社區養老設施更新策略,比照國家最新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與地方相關規范,針對社區居住設施、醫療衛生設施、文化體育設施、生活服務等各項設施的規模尺度、區位環境、平面布局、空間使用情況等進行分類施策,特別定制。
3.加強無障礙設計,營造老人生活便捷環境。充分考慮老年人身體特點,特別是考慮老人行動不便性,采用高新技術,在建筑物、道路、公共綠地等方面加強無障礙設施設計與安裝,加快改造水、電、氣等生活設施不斷優化小區空間,營造一個切實保障老人安全、方便、舒適的現代化生活環境。
4.增強疫情防控措施,為老人健康安全提供保障。根據既有小區內的風向和風速,使用各類構筑物增加通風效果,利用綠化帶作為隔擋,設置微型交往空間,減少病毒傳播途徑,大力宣傳防控知識和信息,指導老年人持續做好自身防護,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自覺服從社區防控管理。做好老年活動場所疫情防控工作,擴大老年人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住區內的活動范圍,最大限度保障老年人生活安全。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