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獲悉,近日西安市政府下發《西安市建立耕地保護獎補機制的實施意見》,根據《意見》,耕地保護獎補機制實行市、區縣(開發區)、鎮(街道)分級負責,建立以區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為責任主體,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為實施主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為責任承擔主體的耕地資源保護新格局,責任聯動,逐級落實。
西安市耕地保護獎補機制適用于全市各相關區縣、開發區,獎補范圍是指依據地籍變更數據確定的基本農田(含耕地),獎補對象為承擔耕地保護任務和責任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其中下列六種類型的耕地不納入獎補范圍:一是已作為畜牧(水產)養殖使用的耕地;二是發展林果業的耕地;三是用于設施、觀光、休閑農業的耕地(不含簡易大棚以及用于蔬菜種植的耕地);四是已完成耕地獎補和已改變用途的耕地;五是長年拋荒未耕種的耕地;六是無法確定保護主體的耕地和基本農田。(記者 張艷芳)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