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從吃不飽到家家戶戶有余糧 ——陜西省“包產到戶第一人”的改革開放記憶

2018-12-14 18:59:32  來源:陜西傳媒網  


[摘要]在“波瀾壯闊 三秦華章——陜西改革開放40周年成就展”上,一張志丹縣杏河鎮楊家嶺村村民,在第一次責任田劃分的基礎上進行土地調整的照片,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展開改革開放的歷史長卷,每一次土地改革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在“波瀾壯闊 三秦華章——陜西改革開放40周年成就展”上,一張志丹縣杏河鎮楊家嶺村村民,在第一次責任田劃分的基礎上進行土地調整的照片,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40年前,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18位村民在一張紙上摁下鮮紅的手印,成了全國包產到戶的第一批人。鮮為人知的是,同一時期,在陜西省南鄭縣紅茶人民公社鐵匠街生產隊(現為漢中市南鄭區紅廟鎮紅廟社區鐵匠組),37歲的生產隊隊長李云山決定將公社田地分給每戶村民耕種,他成了陜西省“包產到戶第一人”。

  “那時候,土地是生產隊的。雖然大家每天都努力勞作,可還是吃不飽。”今年76歲的李云山回憶道,1977年到1979年年初,鐵匠街生產隊社員工作一天最多能掙9分錢。一年下來,村民們分的糧食不夠吃不說,生產隊的錢也被預支光了。“過年都要打借條去別的生產隊借糧食。”他說。

  1979年2月,當時的公社書記告訴李云山:“讓你當隊長,只要想辦法讓大伙吃飽就行。”

  李云山說:“那陣子,我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在想如何讓鄉親們盡快能吃飽肚子。”

  李云山發現,和集體田沒收成形成對比的是,村民把自家的自留地都打理得非常好。他開始謀劃著把地分給每家每戶去種。“當時的形勢是,沒有人敢對這種做法拍板。”

  當年6月,李云山和幾個社員連續幾個晚上偷偷地商量。他把生產隊36戶150多名村民分成了3個作業組,按產量給各組記工分。這一步小小的改變,極大地調動了村民種田的積極性——社員們就像照顧自留地一樣種著集體田里的莊稼。

  當年秋天,鐵匠村的旱地玉米、豆子等作物大獲豐收。同樣的人,同樣的地,產量翻了一番。李云山回憶:“為了讓鐵匠街生產隊150多口人都有飯吃,我們決定把全隊的旱地和一部分邊角水田集中起來,按每戶人口多少平均分給各家,讓他們自己耕種,勞動成果歸各家所有。”第二年,李云山又組織大家,把集體水田也分給社員們耕種,同樣大獲豐收。家家戶戶有了余糧。

  1980年,中共中央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的通知。通知指出,在邊遠山區和貧困落后的地區,實行包產到戶,是解決溫飽問題的一種必要措施。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由此在三秦大地逐步推開。1983年年底,陜西省99.2%的生產隊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回憶往昔,李云山感慨良多。沿著農村土地改革的軌跡,他和村民們都享受到了改革的紅利。

  2006年,國家全面取消農業稅。“現在,我們不僅不用交稅了,國家還給我們發補貼。”前些年,李云山在自己家門前種了茶樹,翻新了以前破舊的老房子,蓋起了4層樓房,生活越來越好。他說:“我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人,深知過去窮日子的苦,更加珍惜今天的好日子。”(秦 驥  石喻涵)

編輯: 楊晶

相關熱詞: 陜西省 包產到戶 記憶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甘德县| 拜城县| 栖霞市| 万载县| 普安县| 莎车县| 屏山县| 新田县| 汨罗市| 甘谷县| 泸定县| 庆阳市| 安塞县| 临猗县| 崇礼县| 武穴市| 潜山县| 乃东县| 吉林市| 惠安县| 安龙县| 广汉市| 南投县| 大城县| 金门县| 黎川县| 沛县| 磐石市| 扎鲁特旗| 东乡族自治县| 安西县| 宁南县| 双辽市| 阳山县| 诸暨市| 佛坪县| 新乐市| 诏安县| 秭归县| 博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