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全省主要人力資源現場招聘和網絡招聘觀察點報告,2018年二季度現場招聘會進場用人單位1.8萬家次,提供就業崗位27.34萬個;招聘網站新增會員用人單位2.65萬家次,提供職位28.34萬個,人力資源市場供需規模趨于擴大。
二季度進入市場招聘的用人單位增加
二季度進入市場招聘的用人單位數量同比增加,延續了一季度的增長趨勢,市場活躍指數為117.37,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市場投放職位數與用人單位數雙雙增長,二季度市場需求指數為120.96,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統計顯示:二季度進場現場招聘單位1.8萬家次,投放職位數27.34萬個,同比分別增加23.53%和23.91%。招聘網站新增會員單位2.65萬個,同比增加3101個,增長13.24%;網上發布職位數28.34萬個,同比攀升3.94萬個,增幅為16.16%。
在進場用人單位中,民營企業需求比重最大,占到市場需求總量的72.45%;個體工商戶需求增長最快,同比增長了50.15%。非公經濟用人需求的有效增長也印證了我省非公經濟發展質量有所提升,非公經濟主體特別是個體工商戶的積極參與,為人力資源市場吸納就業注入了活力。在參加招聘的單位中,員工人數在50-300人的小型企業是市場招聘的主要力量,占到市場需求總量的41%;員工人數在50人以下的微型企業招聘需求增速較快,同比增加了43.32%。同時,規模以上用人單位需求明顯增加,員工人數在1000人以上的用人單位需求同比增加56.35%。微小用人單位需求活躍,規模以上用人單位需求穩步增長,共同帶動了人力資源市場需求持續擴大。
制造業、新興服務業和建筑房地產業需求增長較快
二季度我省制造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及教育等新興服務行業需求同比有較大增長;消費類行業需求有增有減,住宿和餐飲業需求增速放緩,但是同比仍有明顯增加,批發零售業需求同比有一定減少;信息、計算機等高新技術需求穩中有增;建筑和房地產需求較為旺盛。
二季度用人需求量排在前十位的行業依次是制造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建筑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教育、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和金融業,占到需求總量的84.36%。
與去年同期相比,制造業用人需求增加了34.69%,居民服務業和其他服務業、教育等新興服務業需求分別增加了84.86%和72.07%,信息、計算機等高新技術產業需求增加了11.47%。傳統制造業、新興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需求的全面增長,也印證了我省多點支撐、多元帶動的產業格局正在形成,經濟加快向中高端水平邁進。
求職個人數量同比有所增加,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二季度進入現場招聘會的求職個人27.18萬人次,同比增加5.21萬人次,增幅為23.53%;網上個人新增簡歷65.91萬份,同比減少了2.68萬份,略減3.91%。現場招聘求人倍率為1.00,同比基本持平,說明人力資源市場供需兩側增長穩定了就業形勢。供求指數為99.56,略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統計顯示,首選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就業的求職個人數同比分別增加了127.98%和43.81%,首選外資合資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同比分別減少了30.82%和10.33%。
二季度用人單位提供的平均薪酬為3014元/月,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10元;求職個人期望薪酬為3259元/月,同比增加了356元。薪酬供需差距為247元。市場薪酬供需水平均有攀升,薪酬供需差距略有拉大。
從全省看,就業地距離西安越遠,求職個人對薪酬的要求越高。關中地區薪酬供給水平低于期望水平 ,供需差距為308元/月,說明求職個人為留在關中地區就業可以犧牲一定的經濟報酬。陜南、陜北地區薪酬供給水平均高于期望水平,說明用人單位招聘難度相對較大,愿意支付更高的薪酬吸引人才。華商報記者 毛蜜娜 實習生 宋美琦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