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寶勤
5月17日,省委宣傳部、省委改革辦舉辦“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省應急管理廳廳長胡保存等介紹了省應急管理廳成立以來的有關情況。
胡保存同時表示,陜西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和交通樞紐,高危行業企業多、安全風險大、監管任務重,安全形勢嚴峻。
105個縣(區、市)成立應急管理局
胡保存介紹說,2018年11月13日正式掛牌成立的省應急管理廳設有22個機構,行政編制139名,主要承擔涉及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三大方面18項職責。具體為:負責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和工礦商貿行業、煤礦、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安全監管工作;負責全省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及應急預案銜接、演練;組織指導協調全省安全生產類、自然災害類等突發事件應急救援,承擔省應對重大災害指揮部工作;統一協調指揮全省各類應急專業隊伍,建立應急協調聯動機制;負責消防、森林和草原火災撲救、抗洪搶險、地震和地質災害救援、生產安全事故救援等專業應急救援力量建設;依法負責全省消防管理工作,指導協調全省森林和草原火災、水旱災害、地震和地質災害等防治工作;組織指導災情核查、損失評估、救災捐贈工作,管理、分配中、省救災款物并監督使用;依法組織指導全省范圍內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組織開展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的調查評估等工作。
截至今年4月30日,全省各設市(區)除渭南市外均掛牌成立了應急管理局,有105個縣(區、市)也成立了應急管理局。
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同比下降45.2%
據通報,今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省應急管理廳堅持邊組建、邊應急、邊監管,緊抓重大風險防范預警,及時處置突發事件,做好防災減災救災重點工作,全省安全生產形勢保持了總體穩定。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發生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45.2%和33.2%。
堅持“不安全不生產”底線
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來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省應急管理廳總工程師田斐介紹說:1—4月,我省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178起,死亡139人,同比下降45.2%、33.2%;發生較大事故8起,死亡24人,同比下降11.1%、33.3%。
今年以來,省應急管理廳主要做了4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對老大難問題繼續開展攻堅,集中在煤礦、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市消防5個高危領域開展整治重大風險隱患的攻堅行動。二是堅持“不安全不生產”的底線,對各類煤礦違法轉包井下工程等9類問題開展大整治,對達不到安全條件的、有重大隱患的企業堅決不許生產。三是推動企業建立風險管控和隱患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對重大風險、重大危險源、風險點管控嚴格實行危險作業審批,對重大隱患即時消除、限期整改、整體清“零”,杜絕企業“帶病生產”;實施安全生產“黑名單”制度,對違法違規企業從項目、投資、用地、金融等方面實行聯合懲戒。四是逐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據介紹,我省現有25支3600多人的省級以及地市和企業組建的209支9400多人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
全面排查整治危化品重點領域
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田勝利表示,今年以來,危險化學品生產領域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為此省應急管理廳對全省危險化學品重點領域進行了全面排查整治,要求對所有涉危企業、化工園區、相關場所,特別是涉及硝化反應工藝裝置和生產、儲存硝化物的企業場所進行風險研判,不留死角和盲區;加大對隱患的整改力度,切實做到安全生產。4月份對各市排查出的58條隱患,以及省應急管理廳明察暗訪查出的80條隱患集中進行了交辦,要求限期進行整改,并建立隱患整改和交辦的長效制度;全面開展了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的風險研判,提出了有針對性的風險防范措施。在米脂金泰氯堿有限公司召開現場會,提升危化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