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購物后通過手機掃碼支付
無人值守、購買商品可自行掃碼支付,甚至暫時不方便支付時可隨后再付款……這幾天,在國家高速公路滬陜線藍田東服務區,一個自取商品的桌臺,讓往來該服務區的人贊嘆有加,甚至不少人將此拍成視頻在網上傳播。
記者19日來到藍田東服務區看到,鋼結構玻璃頂棚景觀、景觀魚池、人工瀑布,仿古門樓等,讓原本司乘人員停車歇腳的地方,搖身一變成為以白鹿原文化為主題的驛站,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留影。
正是在這處休閑景觀區,陜西交通建設集團西商分公司藍田東服務區經理徐力和他的同事們,設置了一個自取商品臺,目的是想給過往的司乘人員提供更便捷、人性化的服務。“除了讓大家購買便捷,我們的初衷也是想為暫時不方便的人提供先享用后付款的服務。這次不方便給錢,下次付款也行。”
記者看到,這個自取商品臺上擺放有礦泉水、咖啡等飲品,還有桶裝方便面、香椿醬等食品。每樣商品前都擺放著商品的價簽,一目了然。在臺子中間,擺放著一個投幣箱,箱子上有一張微信支付碼。箱體上還貼著提醒標簽——“掃碼支付 投幣支付”。
“開車一路特別累,坐在休閑景觀區,掃碼買瓶水,休息放松一下,感受特別好。”劉先生是河南人,19日來西安出差途經藍田東收費站,對該站設置的自取商品臺連連點贊。他告訴記者,因工作原因他需要經常出差,在高速服務區看到這種自取商品臺還是第一次。“我覺得非常人性化,畢竟手機支付現在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首選,方便快捷。”臨走時,劉先生又通過手機支付購買了一瓶藍田當地特產的香椿醬。
記者了解到,該服務區自取商品臺于6月13日開始設置,到19日共售出27單貨品,銷售金額為543元。經工作人員統計發現,未發生一件商品丟失事件。和劉先生同行的樊先生說:“高速服務區能這么做,首先是表達了對過往路人的一種信任。作為我們購買者,就應該尊重服務區這份誠信,從自身做起,誠信支付。”他希望這種形式能在更多服務區推廣,也是城市文明的一種體現。
2018年,藍田東服務區的人流量超過150萬人次,同比增長22%,營業額逐年攀升。近年來,藍田東服務區不斷轉變經營管理理念,多措并舉為司乘人員提供優質服務。 文/圖 首席記者 梁璠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