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任娜 實習生董卓琳 通訊員張琳)近日,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趙政陽教授團隊育成的兩個優質晚熟蘋果新品種“瑞陽”“瑞雪”通過國家審定,這是陜西省首次通過國審的擁有自主產權的蘋果品種,也是該校繼上世紀70年代成功培育出“秦冠”蘋果以來在果樹育種領域的又一重大成果。
據介紹,“瑞陽”“瑞雪”蘋果品種于2015年通過陜西省果樹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17年通過甘肅省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18年10月,在首都北京舉辦的陜西-白水蘋果宣傳推介會,“瑞陽”“瑞雪”蘋果正式亮相人民大會堂。近日這兩個品種已申請獲得國家品種產權保護。專家認為,其早果性、豐產性、果實品質等綜合性狀超過紅富士,在陜西渭北、陜北地區及同類生態區發展前景廣闊,有望成為黃土高原產區蘋果更新換代最具潛力的主栽品種。
趙政陽教授介紹,“瑞陽”蘋果為優質、豐產、晚熟、紅色品種,由它綜合了“秦冠”和“富士”的諸多優良性狀。“瑞雪”蘋果為優質、晚熟、黃色品種,該品種特色明顯,果實肉質細脆,酸甜適口,風味濃郁,具獨特香氣,品質極佳。
陜西是中國蘋果生產大省,我國蘋果產量目前占全世界的55%左右,但90%以上為國外引進品種,我國自主培育品種占比不到10%。西農大專家育成的“秦冠”蘋果以其豐產、抗病、易管理、耐貯藏等優點,目前仍為我國自育蘋果品種中栽培面積最大的品種,但口感不及日本“紅富士”蘋果。
為培育出既有“秦冠”豐產性又兼具或超過“富士”品質,能夠替代“富士”的自主新品種,經過近20年的艱苦探索,趙政陽研究團隊采用雜交育種方法,按照“少組合、大群體”和“階梯式選擇”的育種思路,成功培育的“瑞陽”“瑞雪”兩個新品種,實現了蘋果雜交育種的新突破。
近幾年,“瑞陽”“瑞雪”蘋果新品種已被全國10余個省區引進試栽,在陜西、甘肅、山西等黃土高原蘋果主產區栽培表現尤為突出。目前,“瑞陽”“瑞雪”發展勢頭良好,在全國蘋果主產區推廣面積已達5萬余畝,有望成為我國晚熟蘋果更新換代品種。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