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營和大中型企業需求占比逐年攀升
7月15日,省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發布全省主要人力資源市場供需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整個人力資源市場供需總量基本平衡,就業形勢趨于穩定。
2019年上半年,現場招聘會進場用人單位3.49萬家次,提供就業崗位63.57萬個;入場求職個人60.68萬人次。招聘網站新增會員單位6.10萬家,提供職位42.24萬個。整個人力資源市場供需總量基本平衡,就業形勢趨于穩定。
現場招聘單位中,民營企業和大中型企業需求所占比重逐年攀升,成為穩定市場需求的主要力量。上半年民營企業需求占市場總需求的75.65%,與2017年和2018年相比,比重分別增長了6.04%和1.67%。大中型用人單位的招聘需求較為活躍,2019年上半年員工人數在300人以上的用人單位占招聘單位總數的56.74%,較2017年和2018年分別增加了11.35%和9.67%。市場上民營企業比重大,規模以上用人單位需求活躍,反映出我省民營經濟通過調結構、轉方式,質量不斷提高,為市場吸納就業的可持續性提供了較好的支撐。
上半年,用人需求最多的行業前十位依次是制造業、批發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建筑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教育、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占到需求總量的84.84%。自2017年以來我省傳統制造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用人需求連續兩年同比有較大增長,說明受到鼓勵制造業發展及增值稅率調整等政策的影響,制造業生產經營呈上升趨勢,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在放開戶籍和大力營造營商環境的舉措下,用人需求有了較大增長。
此外,上半年用人單位提供的平均薪酬為3218元/月,較上年增加了217元;個人期望薪酬為3379元/月,同比增加了136元,薪酬供需差距為161元。市場薪酬供需水平自2017年以來穩步攀升,薪酬差距基本保持穩定,一方面說明漲薪成為供需主體的共識,另一方面也說明用人單位漲薪幅度與個人期望仍有一定差距,而且改善度不高。從區域看, 陜北地區用人單位提供薪酬水平為3515元,個人期望水平為3749元;關中地區用人單位提供薪酬水平為3271元,個人期望水平為3441元;陜南地區用人單位提供薪酬水平為3481元,個人期望水平為3324元。陜北地區薪酬供需水平最高,供需差距最大;關中地區薪酬供需水平較低,增長幅度相對較小;陜南地區薪酬增長幅度最高,供給薪酬大于期望薪酬水平。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