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謝昊天)9月10日,漢中市舉行“奮力追趕超越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首場漢臺區專場。
漢臺區委副書記、區長鄭清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1996年建區以來,全區經濟總量大幅躍升。2018年漢臺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地方財政收入分別達到322.54億元、184.80億元、12.93億元,分別是1996年的16倍、14倍、13倍,分別占全市的22%、39%、26%,主要經濟指標的總量和權重居全市領先。
發展動能加速聚集
近年來,漢臺區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穩步提升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和“含綠量”,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產業結構實現歷史性轉型,三次產業比重已由1996年的18.3∶46.4∶35.3調整為2018年的4.5∶47.2∶48.3。
漢臺區加快構建現代高效農業產業體系,質量興農、品牌強農戰略成果豐碩,全區無公害農產品達37個,省市級龍頭企業達26家,成祥米業成功列入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
裝備制造、航空零部件配套等傳統產業加快轉型升級、逐步邁上中高端,多元支撐、多業并進的產業體系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漢臺區多年積累的強大動能正在充分積聚釋放。
城鄉面貌日新月異
漢臺區建區以來,城市建成區面積由1996年的18平方公里拓展到2018年的32.5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74.2%。初步形成了以陽安線、西成客專為骨架,108、244、316國道和315省道為經脈,縣鄉村公路為網絡的綜合立體交通運輸體系。
漢臺區積極推進特色鎮和美麗鄉村建設,花果村、吳莊村、天臺村等一批美麗鄉村在漢臺大地星羅棋布,成了“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向往之地,擦亮了漢臺美麗鄉村新名片。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全力保衛藍天,漢臺區扎實開展鐵腕治霾,統籌推進減煤、抑塵、治源、禁燃、控車、增綠,2018年中心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88天,創近年來最好紀錄。
堅決捍衛青山,漢臺區持續實施封山育林、中幼林撫育和義務植樹,鞏固秦嶺違建清理整治成效,扎實推進“五亂”問題整治,秦嶺生態安全屏障進一步筑牢。
聚力守衛凈土,漢臺區嚴格貫徹《土壤污染防治法》,持續開展“清廢”專項行動,全力抓好土地違法問題清理整治,大力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土壤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民生福祉不斷增強
2018年漢臺區民生領域投入占全區財政支出達到8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6年的3179元和1353元增加到2018年的31086元和10462元,分別增長了9.8倍、7.7倍,建成并分配公租房、廉租房7192套,人均住房面積增長1.5倍。
2018年漢臺全區整體脫貧退出,55個貧困村脫貧出列、4041戶11922名貧困人口實現高質量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42%。漢臺區大力實施民生工程,教育、醫療、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7%。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