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探索西安農村電商發展新模式
趕街網在周至設立的西北首家線下體驗店。
隨著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臨近,在人們消費熱情的裹挾下,電商交易額將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周至的獼猴桃、臨潼的柿子、灞橋的櫻桃……近年來,隨著這些農產品的名氣越來越大,西安農村電商快速發展,從數量到覆蓋面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績,一些區縣的電商甚至已成為當地農產品銷售的主渠道。與此同時,因為缺乏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西安農村電商仍呈小而散的狀態;難以留住高端人才、缺乏品牌凝聚力,西安農村電商的發展仍面臨很多“掣肘”。
開網站 做直播
電商成為農產品銷售主渠道
“今年我們有七成獼猴桃都是從線上賣出去的,這和去年基本上來了個顛倒。”說起今年的獼猴桃銷售,周至縣馬召鎮誠信果業合作社總經理雷九峰格外興奮。今年是雷九峰“觸網”的第五年,也是他真切感受到電商魅力的一年。依托電商平臺,今年他還請人到田間地頭進行了直播。
雷九峰的合作社在周至是規模較大的一家,聯合的農戶也有一定規模。在周至,今年通過微信朋友圈售賣產品的微商也在不斷增多。“有的一天幾十單,有的一天也能做幾百單,現在大家都知道通過網絡賣產品要比以前等客商上門收購方便劃算得多。”在自己“朋友圈”賣獼猴桃的周至人周倩說。
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戶加入,電商成為農產品銷售主渠道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據周至縣經貿局陳三選局長介紹,目前,周至全縣有電商企業約300家,微商5000余戶,從事獼猴桃電商產業人員超過6萬人。2018年,全縣網上實際交易額達到35億元以上,同比增長43.79%;實現網上零售額1.98億元,同比增長53.23%。今年年初,周至還成立了電商微商聯盟,目前已發展會員600余人。全縣已創建市級電子商務示范鎮8個,示范村13個,示范企業5戶,示范村鎮數量居全市第一位。
周至農村電商的異軍突起,也是我市農村電商發展的一個縮影。截至2019年1月,我市已建成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5個,鄉鎮級電子商務服務站55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658個,其中打造25個電子商務示范鄉鎮,38個電子商務示范村……西安農村電商的發展勢頭如星星之火,正在這些充滿泥土氣息的地方“燎原”。
“各自為王”品牌影響力弱
規模化和集群化還需不斷發力
33歲的周至縣人張濤做微商銷售獼猴桃時,銷路一直打不開。去年6月,他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參加了獼猴桃電商培訓班。正是這次培訓讓張濤對接上了中國獼猴桃網。在網上注冊會員后,張濤的獼猴桃銷量增加了不少。如今,他又面臨新的煩惱:銷路是打開了,但資金壓力增大不少,手底下能懂電商運營的人也不夠。
“把互聯網搬進村,引導村民養成用網意識和觀念,這僅僅是第一步。”陳三選說:“發展農村電商,我們還面臨不少問題。信息流、物流、資金流是電子商務的三大要素。電子商務融資渠道較窄,資金鏈短缺,是目前周至農村電商發展的主要障礙。”同時,陳三選還提到,目前周至的物流倉儲等配套不到位,在獼猴桃鮮果銷售的高峰期,依靠僅有的快遞企業和配送站點,運力明顯不足;周至快遞企業經營場所分散,場地更換頻繁,不能滿足迅猛發展的市場需求,也推高了企業的運營成本。
周至縣農村電商遇到的問題也是全市面臨的問題。西安市商務局電子商務處副處長侯光文表示,目前全市農村電商企業整體表現為規模偏小、分布較散、產量較低的特征,缺少規模較大的領軍型電商企業,全國知名的特色農產品產量不多。部分涉農企業對農村電子商務的巨大潛力認識不足,片面認為電子商務投資周期長、風險大、維護難,對發展電子商務重視不夠、投入不足,一些較為知名企業或品牌還沒有建立網銷渠道;農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等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觸網比例還不高,售賣高附加值生鮮品類的網店也比較少。
與此同時,服務網絡能力不足,金融、科技和服務配套支撐存在短板;物流成本相對較高,電商物流協同發展程度不匹配;網適產品種類單一,特色農產品品牌開發相對不足等也是目前西安農村電商面臨的問題。對一線的電商們來說,難以留住人才也是他們發展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打造品牌增加附加值
創新發展西安農村電商主體
在今年的獼猴桃銷售旺季,周至縣經貿局和順豐、韻達、圓通等多家快遞公司達成協議,以優惠的價格助力周至獼猴桃銷售,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效果。馬召誠信果業日均發單量達到了近萬單。“許多周邊的小農戶都愿意把自家的訂單拿到我們這里來發,算下來給農戶省了不少錢,這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合作,也為今后電商的發展試探了新的路子。”誠信果業總經理雷九峰說道。
今年9月份,西北首個趕街網線下體驗店落戶周至,也帶來了農村電商的新模式。“我們采取的是直采到戶的模式,每個產品都可以溯源。我們落戶周至就是看到了這里較好的農村電商氛圍。” 浙江趕街網周至縣O2O線下體驗店負責人張博說道。
這些都為西安農村電商的發展帶來了信心與利好。
但在利好的背后,仍不能忽視問題的存在。面對農村電商這一廣闊的藍海市場,西安應該在哪些方面發力呢?西安市商務局電子商務處副處長侯光文表示,未來西安將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指引,建立政策推進體系;進一步發揮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領導小組作用,把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列入涉農區縣年度責任目標考核內容;營造氛圍和改善電子商務發展環境,相關職能部門加強溝通聯系,共同探索農村電商發展的新模式。同時,以特色產業發展為基礎,培育農村電商創新主體。
侯光文還表示,在發展農村電商中,我們還應該以電商物流協同為抓手,構建全新的農村電商生態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推動西安農村電商持續釋放發展活力!
新聞鏈接
明年年底農產品網上年度 交易額要突破75億
去年10月底,西安市政府印發《西安市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正式印發,《方案》提出目標,到2020年底,農產品網上年度交易額突破75億元。2020年底實現農村行政村物流覆蓋率100%
《方案》提出目標,到2020年底,在全市打造30個電子商務示范鄉鎮(街道),80個電子商務示范村,培育10個知名網銷品牌、25家農村電商示范企業、百名電商創業明星,培訓農村電商人才12萬人次,實現農村行政村物流覆蓋率100%,村鎮電商服務站點覆蓋率超過80%,農村電商企業突破500家,農產品網上年度交易額突破75億元。各涉農區縣、開發區引進不少于2家全國知名電商企業銷售本地農特產品,周至縣、藍田縣率先建成農村電子商務產業園,全市農村電子商務全面發展。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