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孫波、劉書云、薛天
地處秦巴山區腹地的陜西省安康市,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涵養區,自然條件差,開發受限。近年來,為確保“一江清水送京津”,安康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成為激發其后發優勢、實現“綠色發展”的新引擎。據統計,安康經濟增速連續四年領跑全省,2019年上半年再次以8.5%的速度位列陜西第一。
以“壯士斷腕”的勇氣確保“一江清水送京津”
和國內大多欠發達地區一樣,安康的發展也走過不少彎路。從20世紀80年代起,安康先后發展過黃姜皂素產業,污染了土壤水質;搞過砍伐林木為主的“木頭經濟”,破壞了水土涵養;鼓勵過開山采石、挖有色金屬礦產的“石頭經濟”,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污染尾礦。安康市市長趙俊民說:“回過頭來看,這些產業雖然短期內增加了財政收入,鼓起了百姓腰包,但這種竭澤而漁的發展不但不可持續,還造成生態環境迅速惡化。”
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啟動,流經安康的漢江水需要為湖北丹江口水庫提供充足清潔的水源。“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漢江水并不只有安康人吃,‘一江清水送京津’,漢江水最終會流入京津地區千萬群眾的家里。保護好漢江水質,就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安康市委書記郭青說,保護綠水青山,安康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
為保證漢江水質達標,安康累計關停“高污染高能耗”企業300余家,直接減少產值近300億元。同時又斥資近20億元建成了22個城市污水、垃圾處理廠和安康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在人口最為密集的安康市漢濱區,近年來接連取締數萬口養魚網箱,清理河畔游船,打擊河道采砂。
這些舉措換回的是安康市地表水水質優良比例100%,17個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漢江出陜入庫斷面水質始終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
創新發展理念 “挖好”金山銀山
“‘兩山理論’引導我們找到了新的支柱產業,安康的綠水青山要變成金山銀山,需要重新審視我們的資源優勢,從生態經濟上謀出路,尋找突破口和發力點。”郭青說。
硒被科學家稱為“人類健康的保護神”,世界衛生組織將其確定為繼碘、鋅之后第三大營養元素。由于地處我國優質富硒土壤地,安康的山貨、蔬菜、糧食、飲用水都天然富硒。為了盤活硒資源,充分挖掘其潛力,安康爭取國家項目,在當地建立起富硒食品開發工程實驗室、富硒產業研究院和國家級富硒產品科技創新孵化器,并引導落戶了兩個院士工作站以及三個專家工作站,打出“富硒牌”,大力發展富硒產業。
“過去有很多富硒產品藏在深山無人知,現在通過專業人士指導、認證、包裝、宣傳,富硒產業正在為安康快速積累財富。”安康市富硒產品研發中心主任李珺說。
在有著千年貢茶歷史的安康市紫陽縣煥古鎮,通過大力發展富硒茶產業,茶業的價值、茶農的收入都實現了倍數增長。煥古鎮茶農張仁貴說:“人還是那個人,園還是那片園。從2015年到2018年,我的7畝茶園鮮葉收入從3000元變成10萬元,一下子增長了30多倍。”
短短幾年時間,紫陽富硒茶、平利絞股藍、漢陰油豆皮等富硒食品帶動種養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運用發展富硒產業的思路,安康的天然富硒包裝飲用水產業也實現了快速發展。2018年,安康的飲用水產業實現產值35.3億元。全市富硒產業連年保持30%左右的超高速增長,其總規模已達670億元,預計到2020年底將突破千億元大關,成為富民強市的支柱產業。
“點上開發、面上保護” “飛地經濟”創新發展模式
安康市91.6%的國土面積為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安康全域10個縣區中有9個縣被限制進行大規模、高強度工業化城鎮化開發。囿于傳統思維,面對生態保護與加快發展的兩難選擇,安康長期以來找不到突破發展的出路。
“縣里沒有可供開發的區域,缺少土地資源,劈山造城、填河造地的方式又會給生態帶來破壞。企業無法投資建廠,生態資源就無法轉化為財富,生態產業就只能停留在最基礎的原料生產,地方經濟很難邁上快車道。”安康市紫陽縣委書記趙立根說。
如何在守住生態紅線的前提下實現經濟發展?安康創造性引入了“飛地經濟”發展模式,在安康市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和恒口工業園區規劃建設了多個飛地經濟園。與南方發達地區以經濟流向為主導的發展模式不同,安康的“飛地經濟”以生態流向引領并兼顧經濟流向,以實現“點上開發、面上保護”的目標。
鎮坪縣飛地園區管理辦公室主任許勇說,鎮坪縣飛地園區按照“縣上建基地、飛地搞加工、區域拓市場”的模式,依托鎮坪“巴山藥鄉”優勢資源,在飛地里為鎮坪建立起生物醫藥加工、富硒食品基地。目前該園區已入駐3戶相關企業,總投資近15億元。“過去看中鎮坪豐富藥材的企業也不少,卻沒法在鎮坪建廠搞生產,現在有了飛地,鎮坪這個沒有工業園區的純山區縣也能發展規模產業了。”
目前,安康市白河、紫陽、嵐皋、寧陜、鎮坪5個縣的“飛地經濟”已累計簽約招商項目84個,投資過億元的企業12個。依托飛地經濟,安康市形成了“加工生產在飛地、種養基地在縣區、品牌塑造在全域”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模式。作為“飛地經濟”的主要承載地,借助“飛地經濟”的發展,安康高新區成為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和秦巴山區唯一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8年在157個國家高新區中綜合排名晉升至第69位。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