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農時不等人。陜西省柞水縣在扎實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引導動員廣大農民群眾搶抓農時,不負春光,有序推進“一主兩優”脫貧產業發展,鞏固脫貧成果,促進鄉村振興。
木耳產業是該縣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春季是木耳生產的關鍵時期。今年年初,柞水縣下達了木耳發展計劃,規劃種植春季木耳1500萬袋、新建木耳基地8個,大棚350個,組織落實“借袋還耳、借棚還耳”種植農戶860戶。
柞水縣位于陜西南部,地處秦嶺南麓,被譽為終南首邑、山水畫廊。柞水縣因擁有大量生產木耳的最佳適生樹種“柞樹”而得名。近年來,柞水縣以發展產業為脫貧抓手,在助力貧困戶穩定脫貧的同時,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科學謀劃布局,奮力攻堅克難,不斷提升“造血”能力,逐漸走出了一條產業富民之路。(王智超)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