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通訊員 楊光琴) 定邊縣定邊街道辦新樂社區有5個住宅小區共5300戶15993人,其中移民搬遷2186戶,約占社區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定邊縣最大的“移民社區”和“保障性住房社區”。
社區成立以來,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抓手,以服務群眾為出發點,積極探索志愿服務與創新社區治理相結合的新思路、創品牌、建特色,著力打造“五心”家園、和諧社區,不斷提高社區服務管理水平。
愛心理發送溫暖 志愿服務暖人心
在新樂社區,專門設有一間“愛心理發室”。每月的24號,愛心美發師們都會來到社區,為老年人理發。而對于行動不便的居民,社區還會組織志愿者上門義務理發。
“社區志愿者們的服務很貼心很周到,為我們老年人提供了很多幫助,很感謝他們。”今年70歲的劉漢山說,他已經在愛心理發室理過3次頭發了。
從2018年12月起,新樂社區就成立了“愛心理發室”,聯合T—S美業、愛尚美美發、新感覺美發志愿者開展“愛心理發”公益活動,并將每月24日定為愛心理發日,為轄區內高齡老人、困難黨員、殘疾人、低保戶、五保戶、環衛工、學生、困難群眾等群體提供常態化免費理發服務。截至目前,已舉辦愛心義剪13期,受益群眾達1000余人次,受到了居民群眾的廣泛好評。
“四社”聯動提速度 “菜單”服務解民憂
為了實現社區統領、社工支撐、社會組織和志愿者共同參與的“四社聯動”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新樂社區針對老、少、婦、青和便民服務,初步建成了“五心”家園,為居民提供更精準、更貼心的“十分鐘服務圈”。建立了社區快遞代收點、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貼心便民服務園;建成了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健身操隊、“新樂秦聲”老年自樂班、書法協會、愛心理發室、樂心敬老愛老園;建成了悅讀書屋、電子閱覽室、四點半課堂和假期免費輔導班、精心助苗成長園;建成了“法律咨詢和人民調解室”“婦女悄悄話”和青少年心理疏導室的舒心心理疏導園;建立暖心創業就業孵化園,并通過單位聯合、政企合作等方式舉辦就業技能培訓3期,社區招聘會1期,為54名移民搬遷貧困勞動力解決了就業。
“我們社區還全力推行‘雙報到’制度和‘菜單式’服務模式,鼓勵駐轄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就近到社區,以‘微心愿’為需求導向,以‘志愿云’服務時長為考核標準,實行居民點單——支部開單——黨員干部買單的‘菜單式’服務模式,‘兩委’成員每人至少幫扶2戶困難戶,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新樂社區主任安苗苗介紹說,目前,黨員干部結對幫扶有38戶,在環境衛生、文明創建、安全宣傳、扶貧幫困等領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55次3000余人次,調處各類物業矛盾糾紛18起。
群防群治筑牢防線 齊心協力共抗疫情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新樂社區聯合縣包抓單位人社局、小區物業公司、警務室等共計220余人,開展聯防聯控、群防群治,并結合社區防控實際,將220人分為摸排監管組、門禁管控組、宣傳勸返組和代辦代購組。對轄區5300戶15933人開展摸排工作,確保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實現全覆蓋無死角監管。設置檢測點,堅持24小時值守,對出入人員實行嚴格的排查登記、測體溫,杜絕一切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出,切實做到內防擴散、外防輸入。同時,每天按時對小區公共場所和重點區域進行2次消殺,并登記在冊。
此外,為了減少居民外出頻次,避免病毒的傳播和感染,在抗“疫”期間,新樂社區聯動小區物業、人社局干部職工集中開展“代辦代購服務”活動,主要針對疫情期間居家隔離人員以及小區孤寡、空巢、失獨、五保等出入不方便、無人照顧的老年人,為其代買生活物資。
“在疫情期間都是社區工作人員幫忙定期來家里消毒,購買蔬菜等生活用品,解決了我們老兩口的生活難題,特別感謝他們的無私和愛心。”今年70歲的陳善英說。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