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西安市交委辦公布了6月份西安市城市交通運行總體狀況分析,重點從全市中心城區和道路等空間維度分析城市的交通態勢。西安市6月份交通指數為3.44,處于基本暢通級別,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排名第11位。
經對西安市城市交通運行總體狀況進行監測分析,結合日期、時間和區域特征,重點從全市中心城區(包含13個區縣、開發區)和道路等空間維度分析城市的交通態勢。在全國主要城市擁堵排名中,西安市6月份交通指數為3.44,處于基本暢通級別,在全國主要城市中排名第11位。分析西安市交通指數,顯示我市工作日擁堵情況顯著大于非工作日;其中,工作日中周一最擁堵,非工作日中周六擁堵情況與周日相差不大。
總體來看,多數區縣早高峰交通指數值環比上月呈下降趨勢,晚高峰呈現上升趨勢。全市各區縣處于輕度擁堵級別的行政區有碑林區(4.86)、新城區(4.81)和蓮湖區(4.66)、雁塔區(4.02);其他城區均處于基本暢通級別。本月全市各開發區交通狀況良好,各開發區均處于暢通和基本暢通級別。各開發區交通指數環比上月大體呈上升趨勢。
本月全市中心城區內,擁堵時長排名前十的區域均處于中度擁堵級別,其中平均指數位列前三的區域是胡家廟(7.21)、金花路(7.06)和長延堡村(7.02);運行速度最低的三個區域是小寨(16.34 km/h)、北關(18.12km/h)和長延堡村(18.30 km/h);月累計擁堵時長排名前三的區域為小寨(531.95h)、紅廟坡(418.92h)和北關(390.76h)。
全市普通道路擁堵排名前十的路段交通指數位于4~8之間,處于輕度擁堵和中度擁堵級別,月累計擁堵時長排名前三的路段為二環南路西段(從唐延路到長安中路,由西向東)、東二環路(從沙坡立交到華清路立交,由南向北)和東二環路(從華清路立交到辛家廟立交;由南向北),累計擁堵時長均大于200小時。
此外,根據6月份監測數據顯示,交通優化提升工作涉及的擁堵點中:新城區的長纓西路、春明路早晚高峰較擁堵;碑林區的和平路、咸寧西路、西工大路早晚高峰較擁堵,光大路全天較擁堵;蓮湖區的桃園路、桃園南路、棗園西路、大慶路早晚高峰較擁堵,豐鎬西路全天較擁堵;雁塔區的小寨東路、含光路南段、電子西街早晚高峰較擁堵;長安區的韋曲北街、郭杜街早晚高峰較擁堵;高新區的郭杜西街、高新四路、楓林路、魚斗路、科技七路、亞迪路早晚高峰較擁堵,郭杜西街全天較擁堵;未央區的鳳城南路、秦川路早晚高峰較擁堵;灞橋區的新寺路早晚高峰較擁堵,紡四路全天較擁堵;特別是在以下路段中,太白南路、環城東路全天較擁堵;唐都醫院、新寺路、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雁塔西路、高新一小、高新二路(北二路門)、科技三路(東北二門)、陜西師范大學實驗小學、工農路早晚高峰較擁堵。(梁璠 馮曉瑞)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