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來昌榮 通訊員 譚金花 )近年來,安康市總工會深入貫徹落實中、省、市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重大部署,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充分發揮勞模的職業優勢、技術優勢和資源優勢,以扎實有效的措施,動員勞模立足本職,深入群眾,助力脫貧攻堅,用勞模精神在金州大地譜寫出一曲奮力決勝脫貧攻堅的新時代勞模之歌。
建立組織聚民心。“安康市助力脫貧攻堅勞模服務團”,吸納了農業、林業、水利、科教、醫療等部門勞模專家87名,設立3支服務隊,定期深入鎮村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搭建了勞模與貧困群眾直接對接的服務平臺,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智慧和力量。全市各級勞模先后參與助力脫貧攻堅527人次,結對幫扶貧困戶5190戶。
思想扶貧強民智。樹立引領導向,把參與脫貧攻堅實績作為推薦各級勞模的重要條件,連續2年召開慶“五一”暨勞模助力脫貧攻堅推進會,表彰勞模助力脫貧攻堅先進個人73名。在安康日報開辦“勞模風采展示、最美勞動者風采”專欄,組織勞模事跡報告會,依托“職工之家”“道德講堂”“勞模之家”等載體,向群眾講述勞模故事、弘揚勞模精神。結合勞模座談會,邀請勞模進村(社區)開展宣講活動,向廣大群眾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黨和國家脫貧攻堅政策,號召貧困群眾知黨恩、聽黨話、跟黨走,激勵貧困戶樹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理念,增強通過勞動改變貧困面貌的信心。
產業扶貧增民收。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安康市各級勞模按照“勞模+產業+貧困戶”模式,將自身產業資源,向貧困群眾輻射,通過創業幫扶、配股分紅、安置就業等方式,引導和幫助群眾發展產業助力脫貧。寧陜縣省級勞模鄧庚與四畝地鎮65戶貧困戶簽訂扶貧協議,發放土地流轉金6.3萬元,貧困戶勞務用工35戶52人,發放工資18.6萬元,協助5戶貧困戶辦理脫貧貸款18萬元入股林麝養殖場。漢陰縣開展“企業勞模助力脫貧攻堅座談會暨對口簽約活動”,24名企業勞模對接幫扶貧困村35個。市級勞模張元江聘用64名貧困戶當“御源軍”保護環境,每月發放工資1000元,讓貧困戶獲得有尊嚴的幫扶。據統計,全市各級勞模共投入資金1.3億元,扶持項目53個,解決貧困戶就業7583人,貧困戶平均增收4169元,助力貧困戶脫貧2155戶。
技能扶貧解民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各級勞模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有針對性的開展技能培訓,不斷提升貧困戶的自我“造血”功能,進一步提高技能水平,激發他們的脫貧內生動力。漢濱區勞模唐甲申組織召開貧困戶種植養殖培訓會,邀請農業技術、畜牧養殖技術專家到合作社養殖基地,面對面為殘疾人、貧困戶授課,讓每戶貧困戶通過產業培訓掌握1-2項實用技術用于生產中,拓寬增收渠道。全市各級勞模開展技能培訓627場次。
愛心幫扶濟民困。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劉守斌,發揮專長,到貧困村開展義診活動;省級勞模劉忠培捐款12萬元建立脫貧幫困基金,用于教育扶貧和健康扶貧;漢陰縣勞動模范歐定成組織文化宣傳隊,以群眾喜聞樂見形式,宣傳扶貧政策,講好扶貧故事,開展脫貧攻堅公益文化演出32場次。
消費扶貧惠民生。消費扶貧是脫貧攻堅的一項長效機制建設,7月22日,陜西工會消費扶貧采購平臺上線暨千萬扶貧產品送清涼活動在安康啟動,為拓展打開消費渠道,幫助貧困戶特色農產品銷售,以消費扶貧帶動貧困戶的收入穩定增長,20名全國、省、市、縣勞模代表在活動現場設置農產品展臺,大力宣傳推介農產品,促進消費扶貧常態化、精準化。省級勞動模范獲得者哈海霞現場直播帶貨,為扶貧愛心打CALL,助力推廣安康的農特產品。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