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來昌榮
“全市13個縣(區)已全部建成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同步開展工程建設項目網上申報審批工作,實現項目審批數據實時共享,率先解決了工程審批改革在縣(區)‘最后一公里’問題。”安康市住建局總規劃師田曙安表示。
8月6日,安康市召開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邀請市住建局、行政審批服務局介紹全市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
數據共享做服務的“加法”
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今年以來,安康市持續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加快改革步伐,通過實地培訓、視頻培訓、逐縣對接等方式,積極推動工程審批系統全覆蓋;通過工程審批效能督查系統,實時監測系統項目審批情況,專人負責及時督促督導部門審批辦件,防止逾期件。截至目前,通過工程審批系統共辦理項目數255個,辦理在線審批要件408件。
針對聯合驗收涉及標準不統一、程序較多等問題,今年以來,市住建局多次組織召開第四階段聯合竣工驗收工作會,打破傳統驗收模式,把規劃、人防、消防、質量、建設工程檔案等單個事項驗收變為多個事項聯合驗收,實行統一受理、統一推送、統一踏勘、統一意見匯總,審批時間也由過去的60個工作日壓縮至15個工作日。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3個工程聯合竣工驗收項目。
田曙安表示,聯合竣工驗收有效破解了企業辦事流程繁瑣、跑路次數多、材料重復提交等難題,大幅壓減了審批時限,提高了審批效能,極大提升了市場主體的滿意度。
深化改革做程序的“減法”
按照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要求,安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不斷創新服務方式、持續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著力提升行政審批服務效能,進一步打造利企便民的營商環境,激發市場經濟活力,為市場主體穩定增長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目前全市已將新設立企業辦理營業執照、刻制公章、辦理涉稅事項等環節壓縮至1.5個工作日內完成。”安康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任紅艷在發布會上說,自今年全面承接企業注冊登記業務以來,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探索建立了“容缺受理”“一套資料辦全程”機制,大力推行企業注冊登記業務“全程電子化”“全程網上辦”。在政務大廳做好專區專窗辦照和自助區、自助服務機辦照的同時,做到了“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自助辦、上門辦”,形成了“全程網上辦照”“微信辦照”“自助辦照”等多重企業注冊登記服務體系。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3111戶,其中新增企業3802戶,增長5.6%,全市各類市場主體達到20.5萬戶。
通過全面推行企業注冊登記全程電子化,實現了企業注冊登記當天審批辦結;全面推行“證照分離”,進一步破解了“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問題;推行企業開辦公章刻制免費,壓縮企業開辦成本,達到企業開辦“零費用”……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最大限度讓企業得到改革紅利,最大限度減少了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進一步優化提升了營商環境。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