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以來,佛坪縣肖家莊村袋料食用菌基地,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一朵朵香菇競相掙脫菌袋冒出頭來,密密麻麻,圓實健壯,長勢喜人,菇農們忙碌的采摘,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近年來,佛坪縣積極發揮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經濟引領作用,因地制宜發展食用菌產業,通過合作社的技術、規模、銷售等優勢,帶動群眾增收脫貧,一朵朵小香菇撐起群眾的脫貧“致富傘”。
佛坪縣肖家莊村2017年脫貧戶史存紅正在經濟合作社的大棚里抓緊時間采摘香菇。
當前,夏菇已經進入生長旺季,肖家莊村食用菌基地的夏菇長勢喜人,預計今年產量能達到90萬斤。史存紅是肖家莊村2017年脫貧戶,這幾天他一直忙著和大伙兒采摘香菇,同時還得抽出空來搭建新的食用菌架子,為滑子菇、平菇等新品種投產見效做準備。他從2019年初進入基地開始,就一直在里面務工,還入了股份,每年都能有一筆不錯的收入。
肖家莊村2017年脫貧戶史存紅告訴記者:“從去年(2019年)在這個合作社干活,包括注水、撿香菇、震棒子這些,去年總共掙了1.1萬余元,我們在這里還入了股,入了1.1萬元股,去年加今年分紅分了2700塊錢,分紅是分了這么多,在這一天有活干,也就有收入了,生活現在是越來越好了。”
依托村經濟集體合作社的技術、資金、市場等優勢,合作社積極探索推進“黨組織+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N”的產業扶貧增收模式,全力推動食用菌產業規模化發展,建立了務工收入、入股分紅、借棒換菇、生產承包等多種帶貧增收利益聯結機制,發揮合作社的帶貧增收、鞏固脫貧成果的示范作用。
佛坪縣肖家莊村經濟合作社的工人們在分揀香菇。
“2019年在食用菌基地穩定務工的貧困戶有53人,年人均工資可以達到9000元,另外我們還通過土地流轉和入股資金分紅,總共兌現了10萬余元的分紅利潤,”肖家莊村第一書記羅文泓介紹道,今年為了進一步強化產業帶動,我們還與57戶貧困戶簽訂了自主發展食用菌的協議,為每戶提供5000袋食用菌,通過落實就業和增強產業帶動,我們進一步拓寬了貧困戶的增收渠道,加快了群眾致富的步伐。
肖家莊村合作社在發展中,與陜西大相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引進食用菌廢棄菌袋和畜禽糞便循環利用項目,有效解決了廢棄菌袋污染等難題,預計年產量可達1800噸,年產值可達450萬元,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每年可實現利潤41.4萬元,進一步拓寬了袋料食用菌產業鏈條。
自2014年以來,佛坪共建成食用菌產業園(基地)27個,食用菌大棚15萬平方米。同時,加大創業扶持力度,組織開展線上培訓,落實就業創業獎補政策,強化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不斷提升社區工廠、就業示范基地帶動就業能力,激發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主動性、積極性,實現輸血造血同步,志智雙扶。2019年,全縣已脫貧戶家庭人均純收入達11332元,同比增長16.1%;未脫貧戶家庭人均純收入達9498元,同比增長9.1%。(記者 謝昊天 通訊員 郭忠林 文/圖)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