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零時,中歐班列長安號搭載了4287件小百貨,以跨境電商B2B直接出口和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監管方式通關,從西安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出發前往哈薩克斯坦。同一天,滿載著陜西特色字畫、文創產品的全貨運飛機,采用相同方式順利通關,從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起飛,通過西安—仁川全貨運航線到達韓國仁川。
至此,西安海關跨境電商B2B出口業務試點正式啟動,空港、陸港攜手為陜西省外向型經濟發展探索出了新路徑,這也是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區域“雙港驅動”模式的生動體現。
據了解,跨境電商B2B出口業務是指境內企業通過跨境物流將貨物運送至境外企業或海外倉,并通過跨境電商平臺完成交易的貿易形式,企業根據海關要求傳輸相關電子數據。據陜西絲路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元朝輝介紹,此前B2C模式下的出口只能是直接到消費者,大批量商品出口必須作為一般貿易處理,此次推出的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模式,使企業的產品出口有了一個專門的渠道,更快也更便捷。
據悉,作為陜西自貿試驗區的核心承載區域,空港新城和國際港務區一直以來積極對接,互通有無。2019年在省、市、新區自貿辦的指導下建立聯席會機制,在機場海關和車站海關的支持下,通過開展課題研究、調研交流、企業走訪等多種形式,探索“雙港驅動”模式。
截至2020年6月底,空港新城累計開通國際客運航線76條、全貨運航線32條,通達74個國家和地區,貨郵吞吐量增速躍升全國樞紐機場第五位。今年上半年,中歐班列長安號共開行1667列,是去年同期的2倍;運送貨物總重130.1萬噸,是去年同期的1.9倍,開行量、貨運量穩居全國前列。空港、陸港聯動,不斷放大了“自貿+綜保+跨境”的疊加優勢,激發了陜西外向型經濟新活力。
記者從陜西自貿試驗區西安管委會獲悉,下一步,空港新城和國際港務區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集聚和放大航空貨運、鐵路貨運、公路貨運的資源優勢,完善樞紐集疏運網絡,實現空陸運輸有效銜接,探索國際國內空陸多式聯運服務,不斷提升陜西國際化口岸貿易發展水平,為建設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的國際貿易大通道貢獻“雙港力量”。(南江遠)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