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高三寶 通訊員 辛亞娥
金秋九月,在榆陽區芹河鎮紅墩村,成片的沙蓋在戈壁灘上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景致。村里“沙蓋妹”食品有限公司的加工場院里,多名婦女正在忙碌著腌菜、裝袋。
“沙蓋是我們榆林北部沙灘區特有的一種十字花科野菜,是現代人理想的綠色食品。在公司急需生產周轉資金的時候,我們獲得了區婦聯的巾幗創業扶持資金,既減輕了我們償還本息的壓力,又幫我們進一步擴大了產能。”“沙蓋妹”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張春紅說。打小就經歷貧困的張春紅熟悉農村的每一種野菜,從腌制沙蓋、苦菜嗅到商機的她不忘拉扯婦女姐妹一塊致富。
現今,張春紅與周邊405戶農戶達成協議共建沙蓋菜人工仿野生種植基地,無償向138戶貧困戶提供優質沙蓋種子,統一收購、售賣。2017年至今已帶動145戶貧困婦女脫貧。
在榆林市榆陽區,這樣的“婦”字號基地有很多,成為婦女們就業增收、促進家庭生產生活發展的“加速器”。脫貧攻堅開展以來,榆陽區婦聯把“婦”字號基地建設作為幫助婦女增收致富和解決婦女就業創業的有效“法寶”,通過培訓引導、政策支持、項目推動,扶持創建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經營規模大、綜合效益好、示范帶動強的“婦”字號基地,在引領帶動廣大農村婦女依靠科技創新創業、增收致富,為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促進鄉村振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榆陽區魚河鎮“易養源”小米茶加工廠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引領帶動周邊300多名婦女開展手工炒制米茶、五谷雜糧等農副產品的加工銷售,公司提供技術指導服務,使她們成為參與產業結構調整、依靠科技致富的一支重要力量。公司法人張利也先后獲得榆陽區“三八紅旗手”、榆林市“十大最美女性”等榮譽稱號。在“婦”字號基地建設中,榆陽區婦聯著眼于“貸”動,積極與小額貸款中心對接,爭取更多項目資金,不斷擴大貸款收益覆蓋面。三年來積累爭取245名農村婦女爭取創業貼息貸款2450萬元,通過“巾幗致富扶持工程”扶持農村創業婦女24戶,落實工程項目資金39萬元,為婦女創業創新注入資金“活水”。
與此同時,榆陽區婦聯依托“婦”字號基地,廣泛開展農村婦女實用技術大培訓和婦女骨干能力素質提升培訓,切實提升全區基層婦女干部的履職能力,組織200多名婦女參加市婦聯舉辦的手工藝和家政技能培訓班,提高其就業能力。目前,榆陽區婦聯創建“陜北婆姨”“華西牧業”等區級“巾幗創業示范基地”13個,省級巾幗脫貧示范基地1個,帶動近千名婦女創業就業。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