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裝廠里我學到了技術,解決了工作問題,生活也得到了保障,我相信,今后的日子會越過越好。”51歲的王米林是府谷縣黃甫鎮黃糜咀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現居住在新府山移民搬遷住宅區,丈夫身患三級殘疾,在新府山環衛所當環衛工人,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今年小兒子上大學的費用更讓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捉襟見肘。
就在她一籌莫展之際,政府安排她在距離家不到500米的扶貧服裝廠做了一名服裝縫紉工。現在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了工作,還能就近照顧家人,真正實現了“樓上居住,樓下就業”的新生活。
近年來,府谷縣不斷擴大就業扶貧渠道,加快發展社區工廠,為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搭建了就業平臺,解決搬遷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的問題,實現他們的就業夢。
府谷縣扶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扶貧服裝廠),是由縣農業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于2017年8月注冊成立的,現有員工49名,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8人。公司成立以來,發揮社區工廠吸納就業作用,帶動解決易地扶貧移民搬遷后續產業發展問題,2017年被認定為全縣就業扶貧基地。2020年11月13日,扶貧服裝廠生產的服裝被國務院扶貧辦認定為第九批全國扶貧產品。
今年11月,府谷縣扶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扶貧服裝廠)由原府谷鎮云家溝搬遷至新府山,并完成擴建工程。新擴建的生產車間面積達1000平方米,配備先進制衣設備101臺,建成2條服裝生產線,設置原料區、裁剪區、繡花區、整燙區、檢驗區、成衣區和樣衣展示區,主要為工礦企業、學校供應各類服裝,擴建后的工廠可解決更多人的就業問題。公司成立以來,已為全縣工礦企業、學校、醫院等各類企事業單位定制服裝5.7萬余套,完成銷售額620余萬元,帶動貧困戶增收160多萬元。
“把拉鏈對準布角,固定尖口,平整直上,這樣做出來衣服才規格。”家住墻頭堯峁村的付玉平,正手拿布料,嫻熟地用縫紉機縫制服裝,不一會兒功夫,桌上的布料便被她縫制成半成品。在此之前,她一直從事個人服裝縫紉,因店面小,收入并不穩定,得知扶貧服裝廠新建,擴大生產規模,需要縫紉工,她隨即報名,于今年12月份上班。
“今年以來,我公司共接夏裝、春秋裝、棉衣56單,制作工裝13000多套,校服11000多套。疫情期間,生產防護服5300多套,口罩22000多個。截至目前,完成銷售額320萬元,相比去年,產量提高了30%。”府谷縣農業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軍介紹到,下一步,公司將由單一的服裝生產轉向多元化發展,進一步引領貧困戶向知識型、技能型轉變,實現“足不出戶,就地致富”的目標,走出一條群眾增收致富的產業扶貧新路子。 (記者 許鵬 通訊員 楊瑞敏)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