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蔣維博
12月15日,是朱村黨員主題活動日。第一書記黃成切給全村70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上了一堂黨課,貫徹學習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聽取脫貧攻堅工作匯報后的重要講話精神,并解讀了《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宣傳村級換屆的重要性,籌備村級換屆。
第一書記黃成切幫助貧困戶賣蘋果
記者翻看了一下村黨員活動日記錄簿,第一頁上記錄的是2019年 3月24日,也就是黃成切從銅川市公安局指揮部情報信息中心任職第一書記的第5天,第一堂黨課講的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內容。每月下旬,全村黨員都要開展集中學習活動。兩年間,共召開黨總支會議48次、黨員會議4次、黨小組會議12次。
朱村曾經是耀州區小丘鎮的糧倉,土地肥沃,群眾生活殷實,近些年,年輕人紛紛外出,村里一下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加之班子不團結,人心不齊,村中基礎設施缺乏管護, “兩室”建設落后,信訪、糾紛等社會問題突出,黨總支一度被定為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
黃成切深知,組織選派他到朱村,就是要讓他帶領基層夯實黨建基礎,恢復起朱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因此,駐村伊始,黃成切便從學《黨章》開始,認真研讀《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等書籍和讀本,把工作著力點放在了基層黨建上。
黨員活動日,第一書記黃成切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朱村共有835戶3084人,黨總支下轄3個支部,黨員70人。結合朱村實際,黃成切經過細致調研和思考,制定了“黨建領航奔小康、凝心聚力抓脫貧”工作思路。健全完善村級黨組織建設,對涉及村內具體事務,堅持支部引路、黨員帶頭,并全面推行黨員承諾、結對幫扶等制度。
要想真正拔掉窮根,就必須建立起一套堅持黨的領導、凝聚力強、戰斗力強的“兩委”班子。駐村工作不久,黃成切發現,現任村支部書記劉興德64歲,任職已達到20余年,雖然在村里有威望,但缺乏干事活力。他就耐心做老書記工作,建議由年富力強的村委會主任常軍營兼任總支書記,他的提議得到上級批準,經黨員選舉通過,朱村也成為全省第一個由村委會主任兼支部書記的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實現村支書、村主任“一肩挑”。
“火車頭”選好了,黨員們爭先恐后為朱村建設添磚加瓦。在今年疫情防控戰役中,61歲的老黨員鄭忠東自覺要求去監測點執勤,62歲黨支部副書記劉定亮堅持執勤2個月。一大批黨員不顧個人安危,積極請戰到疫區歸來務工人員家中開展清理消毒工作。黨員帶好頭,群眾有勁頭。隨后,160余村民自發組織了6輛宣傳車,走村串巷播放居家隔離防疫常識,有條不紊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黃成切走村入戶詢問群眾困難和期盼
針對村班子后備力量不足,黃成切注重發現培養人才,實施村“后備力量”培育工程,從返鄉優秀農民工、退伍軍人、致富能手、大中專畢業生中培養發展一了批黨員。退役軍人同蘭輝在村委會門口開了一家照相館,是遠近文明的新媒體達人,在日常接觸中,黃成切發現同蘭輝具有大專學歷,又是黨員,組織協調能力較強。黃成切便把同蘭輝“挖”到村黨支部,為今后鄉村振興儲備人才。
黃成切說:“作為選派干部,任期也不過二三年,而鄉村振興卻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程,唯有打造一支留得住、能戰斗、帶不走的人才隊伍,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積蓄人才力量,才能保證朱村今后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花接著一花開。”
抓黨建抓出了生產力,據介紹,朱村現擁有萬只養雞場4個,生豬存欄6000余頭,養牛場2個,存欄500余頭。2718畝土地被海升現代農業流轉,村民在家門口就可實現就業增收,全村貧困人口67戶208人已全部實現順利脫貧。
目前,朱村村容村貌煥然一新,人居環境大幅改善,村風民風淳樸,社會治安穩定和諧,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朱村黨總支已成功摘掉了軟弱渙散村級黨組織帽子,被評為陜西省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示范村,朱村也從一個軟弱渙散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村,市公安局及黃成切再次被評為全市扶貧先進單位及優秀第一書記。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