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市政府關于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對醫療保障改革創新工作情況報告審議意見的研究處理情況報告,提交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會議審議。
報告顯示,今年以來,西安市不斷深入推進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改革,第三批國家集中采購中選藥品55個品種于今年11月25日在我市落地執行,省級集中采購中選產品人工晶體帶量采購于12月1日落地執行,全國高值醫用耗材首批集中采購中選品種冠脈支架將于明年1月1日落地執行,規范的醫藥采購機制初步形成。
國家集采“4+7”試點第一采購周期為我市群眾節省醫藥費用3.5億元,第二采購周期可節省醫藥費用0.45億元,第二批中選藥品預計將節省1.52億元,國家冠脈支架集采預計可節約費用4.77億元,省級人工晶體集采預計可節約費用0.82億元,群眾醫藥負擔將進一步減輕。
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實現新突破,國家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將于今年底前在6家試點醫院模擬運行。繼續擴大按病種付費、按床日付費和日間手術病種數量,2021年起,西安市將再新增和調整按病種付費病種81種、日間手術病種5種,按床日付費病種10種,醫保付費效益將進一步提升。
我市還制定《西安市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管指導意見(試行)》及配套監管執法文書,推進基金監管法治化、規范化。并向社會聘請375名社會監督員參與醫保基金監督,形成“大治理”良好局面。持續深化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治理行動,截至今年11月底,累計追回醫保基金1.45億元,為群眾“看病錢”“救命錢”豎起了安全屏障。我市2020年城鄉居民參保率超過98%,基本實現覆蓋全民、應保盡保。
為進一步優化醫保資源分布,籌劃建立城鎮職工大病保險制度,探索定制城市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和城鎮職工政策范圍內住院支付比例分別達到76.43%和93.5%,總體保障水平向全國9個國家中心城市中上水平逐步邁進。
我市還建立重大疫情救治資金保障制度,在突發疫情等緊急情況時,確保醫療機構先救治、后付費。健全重大疫情醫療救治支付政策,將重大疫情診療方案中涉及的藥品和診療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探索建立特殊群體、特定疾病醫藥費豁免制度,減輕困難群眾后顧之憂。
發揮醫保待遇政策杠桿引導作用,提高醫保對基層醫療機構支付比例,城鄉居民一級、二級、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起付線分別為150元、400元、1200元,報銷比例分別為80%、70%、60%;城鎮職工一級、二級、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報銷比例分別為92%—95%、90%—95%、88%—95%,助推分級診療制度實施,推動我市公共衛生服務和醫療服務有效銜接。此外,我市標準化醫保經辦體系初步建立,醫保信息化平臺建設正加快推進,群眾醫保服務體驗越來越好。(拓 玲)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