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揚帆踏浪行
——2020年府谷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曬出亮眼成績單
□ 許鵬 高三寶 張園 劉賀偉
在全省踐行新發展理念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十強縣”評選中位列第一,被陜西省政府通報表彰;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再次入圍“全國百強縣”行列;“工業百強縣”位列全國第47位。盤點2020年,府谷縣曬出亮眼成績單!
府谷全景(王鋒 攝)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府谷縣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圍繞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縣戰略目標,將“五個扎實”“五項要求”與府谷縣情階段性特征相結合,堅定不移地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
金屬鎂車間一角
2020年年初,面對疫情防控帶來的經濟持續下行壓力,府谷縣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出臺《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制定《疫情防控期間企業(項目)復工復產工作方案》,及時梳理全縣企業、項目進展情況,分類、分期、分批有序推進重點企業、項目復工復產。實行“一企一策”,安排一名正科級和一名副科級干部包抓一戶企業,幫助解決復工復產困難,全力確保縣域經濟平穩健康運行。全年縣域經濟社會呈現發展提速、質量提升、后勁增強的良好態勢。全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0億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7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億元,城鄉居民兩項收入分別達到37640元、16241萬元,增長7.9%和8.1%。
新府山易地移民搬遷農貿市場
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項目是支撐實體經濟發展的基石,也是增強縣域綜合實力的重要支撐。2020年,府谷縣多措并舉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夯實高質量發展根基。全力破解征地拆遷、資金短缺等方面難題,重點項目建設推進順利,開(復)工項目達136個,開(復)工率87.7%。廟溝門電廠二期兩臺機組并網發電,特高壓換流站建設加快實施,27戶小火電企業提升改造有力有序,千萬千瓦級煤電產業集群基本形成。特種合金集團硅鈣、東方瑞活性炭建成投產,沙梁煤礦進入聯合試運轉,華府煤礦、鎂節能多聯產搗固焦二期等項目加快推進,支撐經濟發展后勁不斷增強。機場項目可研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老高川過境公路建成通車,孤劉公路基本完工,城鄉路網結構不斷優化。
府谷全景 (王鋒 攝)
三大攻堅戰取得新成效
2020年,府谷縣委、縣政府始終把打好“三大攻堅戰”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放在全縣工作的突出位置,凝心聚力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扎實開展“三排查三清零”,“以購代捐”消費扶貧、羊子代養產業扶貧等模式全面推開,全縣3453戶6982名貧困人口基本實現穩定脫貧。深入開展鐵腕治污三十項攻堅行動,全面推進企業環保技改、揚塵污染管控、車輛尾氣監測、揮發性有機物整治,全縣環境質量持續向好,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預計達293天,新增供熱面積92萬平方米,6000余戶散煤用戶用上清潔燃料;新民、三道溝等10個鎮污水處理設施建成投運,磧塄國控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以上。重點領域金融風險防控成效顯著,累計化解政府債務47.8億元,挽回非法集資群眾損失6.4億元。
新民鎮新修通村水泥路
深化改革增強發展活力
去年,府谷縣委、縣政府以縣域經濟發展的“保駕護航者”為己任,加快轉變職能,全力破解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癥結和頑疾,傾力打造服務型政府。持續扎實推進“放管服”改革,212個高頻事項實現“不見面審批”或“最多跑一次”,審批時限平均壓縮31.7%,省級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全年市場活力持續迸發,新增市場主體2113戶。鼓勵支持主要金屬鎂生產企業共同組建成立榆林鎂業集團。積極鼓勵中小微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推進電力改革。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增量配電業務試點項目獲批;鎂冶煉用低階煤高溫熱解煤氣、副產潔凈炭兩項標準于去年10月1日正式發布實施;鴻泰元和鎂合金壓鑄件,新田、偉天騰達金屬鎂豎罐項目建成投用;蘭炭及金屬鎂配氣工段升級改造加速推進,京府煤化氨水處理技術進入試驗階段。
城鄉環境面貌持續改善提升
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深入踐行城市綠化、美化、亮化、凈化、文化“五化”工作,城鄉環境面貌持續改善提升。新區眾創道路、西區六路,新府山市政道路、西區廣場等配套設施加快推進,城區空間布局逐步優化,服務功能日趨完善。城區環衛作業市場化改革全面啟動,農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鎮處理模式業已鋪開,城鄉環境極大改觀。重點集鎮治理步伐加快,趙五家灣集鎮項目已完工,木瓜河道生態治理初具成效。全面完成7000座改廁任務,172個行政村的生活污水、158個村的垃圾得到管控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順利通過省級考核驗收。統籌推進“一河四川”治理、通道綠化等工作,新增營造林面積8萬畝,全縣林草覆蓋率達到56%。
千方百計保障改善民生
2020年,府谷縣始終把增強民生保障作為發展的最終落腳點,就業、醫療衛生、教育多點發力保障改善民生。始終把穩就業擺在民生工作首位,全面落實援企穩崗、本地用工、技能培訓等政策,建成公共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并投用,新增城鎮就業3200人。十一幼、明德小學擴建基本完工,五中、新府山配建小學、三幼遷建順利實施,就近入學、均衡編班招生機制全面推開,義務教育均衡縣創建成果持續鞏固。城鄉居民“兩保合一”全面實施,25種大病、69種慢性病納入醫保報銷目錄;縣醫院門診樓加快建設,新區中醫院裝飾工程即將完工,醫療服務基礎不斷夯實。黃甫敬老院基本建成,新建海則廟、磧塄、趙五家灣等5個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基層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健全。
《各界導報》2021年01月26日 第4825期第18版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