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份,由府谷新區通往老城區的“眾創大道”開通,讓途中的府谷鎮趙石堡村區位優勢開始突顯。
眾創大道
事實上,由于府谷老城區和府谷新區開發建設的輻射作用,使得位于府谷新老城區連接地帶上的趙石堡村的區位優勢,早在幾年前就顯示出來,先后有賽通汽車檢測、中森物流、府谷看守所等企業和單位陸續落戶于此。而趙石堡村也抓住機遇,借勢而為,成為府谷縣鄉村振興的一個亮點。
村民分紅8萬元
趙石堡村位于府谷新區供熱公司600米處,現有人口87戶247人。過去由于交通不便、耕地面積少、村民生活來源單一等諸多條件的限制和制約,被認為是府谷鎮最為貧困的村子之一。
2008年,村民趙金放棄自己經營的運輸業返回村里擔任村主任,立志要帶領村民開創出一條致富的路子。當年他赴楊凌現代農業園區參觀了一些村子“一村一品”項目后,內心的觸動很大。在幾次村民大會上,趙金提出要看清發展“大勢”,立足于現實,找準自身定位。
2009年至2012年是府谷新區開發建設的關鍵時期,這期間因山體開挖和場平作業而產生了大量棄土,如何放置這些棄土,并盡可能地降低成本成為當時開發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趙金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契機,他組織村民開會協商,并安排人員主動與開發者溝通,闡明將棄土放置到趙石堡村的種種優勢。最終村集體與新區開發商達成協議,由村里拿出一條荒溝以放置棄土。這一來不僅使趙石堡村一下子增加了1200畝土地,而且村里有了近2000萬元的收入。那一年村民因此而每人分紅8萬元。
住上別墅生活美
2012年,趙石堡村集體以出租92畝土地為條件,為村民改善居住環境。
別墅
這對于趙石堡村每一位村民而言都是很大的利好。因為村民過去所居住的多數為窯洞,年久失修,許多已經存在安全隱患。而且老村子交通極為不便,吃水難的問題也日益突出。改善居住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成為趙石堡村人多年的夙愿。
經過近兩年的緊張施工,開發商在趙石堡村開辟出一塊較大的空地,興建了85棟別墅。在完成主體建設后,按照村民家庭人口分配到戶,由村民自行裝修和完善。
之后,趙石堡村集體又先后建設了村委會大樓、紅白理事活動場所,完成了村文化廣場和村子道路硬化,天然氣也已經安裝入戶。
“現在村里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趙石堡村村民趙候才說,他和老伴分得了面積為160平方米的別墅,這是他們過去不曾想到的。
值得一提的是,由府谷新區供熱公司鋪設的供熱管道已經到了趙石堡村的村口,預計明年村民可以享受集中供暖。
借勢而為求突破
每年到了果子成熟以后,趙石堡村村民趙交林就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消息,吸引人們到他的果園采摘。經過近七八年的努力,他在自家地里發展起了40余畝的果園。
近幾年,每年都有大量府谷城區的居民開車前往趙交林的果園采摘。年產量4萬余斤的果園,用不了幾日就被采摘一空。
“之所以有這么好的銷量,關鍵是村子距離縣城近,人們前來采摘很方便。”趙交林說。
幾年前,一位投資者在趙石堡村租用了150畝土地以發展大棚蔬菜種植,每天都有極為可觀的經濟收益。有知情者說,當初這位投資者之所以選擇在此投資,最看重的就是趙石堡村距離府谷城區和新區較近,消費人群多,運輸成本低。
據了解,該村現在的發展思路是,借助于府谷新區和府谷老城區建設的輻射效應,積極謀求自身發展。未來幾年,趙石堡村將在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同時,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和引導村民發展第三產業和“農家樂”項目,并做好服務和保障工作,不斷優化營商發展環境。(記者 許鵬 通訊員 郝先鋒)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