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0日獲悉,今年,我市將不斷加大環保工作力度,全市主要河流將消除劣V類,建成數字秦嶺監管平臺,讓秦嶺美景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全市建成區21處黑臭水體全面消除
30日,在市人大常委會環境保護法執法檢查組全體會議上,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劉軍,受市政府委托,作市政府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情況的報告。
為堅決打好碧水保衛戰,完成了全市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全市建成區21處黑臭水體全面消除;新建、提標改造污水處理廠35座;全市污水處理廠無害化處置率穩定在90%以上;全市城市污水處理量9.8億立方米,達標率100%。2020年全市國考斷面水質優于考核目標2個類別,首次實現國考斷面水質優良率100%。
在凈土保衛戰方面,完成了全市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及24家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周邊土壤監測;全市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和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達到100%。
全市分別建成大件垃圾拆分中心、可回收物分揀中心、有害垃圾暫存點各25座。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全市居民小區達到87.69%,公共機構和教育系統達到100%。
秦嶺北麓西安段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面積1500畝
為堅決打好青山保衛戰,完成了《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編制工作,50個小水電站的退出、拆除、環山路20.4公里的景觀提升和15條峪口峪道的整治工作全部完成;秦嶺北麓西安段礦權全部關停退出;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05平方公里,秦嶺北麓西安段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面積1500畝,工程造林6516.39畝;深入推進“五亂”問題整治,完成“拉網式”排查發現的3035個疑似點位整治和銷號工作。
我市將建成數字秦嶺監管平臺
今年,我市將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和用地結構,不斷強化顆粒物與臭氧污染協同控制。完成主城區雨污混接、錯接點改造,建成區污水實現全收集全處理。鞏固提升黑臭水體整治成效,年內主要河流消除劣V類,渭河西安段水質穩定達到IV類。嚴格建設用地環境準入,防止新建項目對土壤造成污染。嚴格執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制定《西安市秦嶺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建成數字秦嶺監管平臺,落實好長效保護機制。 (記者 拓玲)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