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 來昌榮
“2020年我市采取貧困勞動力就業服務優先保障、外出務工優先輸出、復工企業和項目建設優先吸納、技能培訓優先提升、公益性崗位優先安置“五個優先”發展理念,幫助39.66萬貧困勞動力就業創業。”4月14日,在安康市“牢記殷殷囑托奮力追趕超越”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汪小衛就全市就業工作情況進行介紹。
一年來,安康市堅定不移地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全力筑牢“穩”的基礎、守住“保”的底線,千方百計讓無業者有業可就、有業者技能提升、從業者收入增加、失業者得以救助,確保全市就業形勢持續穩定。
在打造就業載體方面,安康市將發展好新社區工廠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培育勞動密集型產業、銜接鄉村振興的最佳結合點,作為承載移民搬遷群眾“安居樂業”的重要載體,走好走穩走實“山上興產業,山下建社區,社區辦工廠”特色鮮明的發展道路,推動毛絨玩具文創和電子線束產業成為安康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一舉補齊了“后搬遷”時代群眾就業短板。
截至目前,安康市已累計建成新社區工廠710家,累計吸納就業2.17萬人,舉辦各類專場招聘會265場次,“點對點”輸送438批、2.5萬名勞動力返崗復工,幫助62.13萬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6.11萬名易地搬遷貧困勞動力有事干、有錢賺,全市新增發放7.39億元創業擔保貸款,幫助2899名創業者實現了創業夢想,帶動7482人實現就業。
面對“授人以魚”或是“授人以漁”的抉擇,安康將職業技能培訓作為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的務實舉措,扎實推進技能提升專項行動,讓勞動者的就業“飯碗”端得更好更穩。據了解,2020年全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2.51萬人次,評選產生了32名第二屆“金州工匠”,選手王榮榮榮獲全國扶貧職業技能大賽家政服務項目金牌,實現國家一類技能大賽陜西省金牌“零”的突破。
“樂業”后的收入保障問題備受勞動者的關注,為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確保他們“勞有所得”。安康市在2020年創新實施了“無欠薪市”建設,先后開展了日常嚴管嚴查、根治欠薪等多個專項行動,為1398名勞動者追發工資1569萬元,形成了鐵腕護“薪”的強大震懾。
據汪小衛介紹,安康市各類用工單位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了97.2%,線上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實現全覆蓋,安康連續第三年獲全省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工作考核A級等次。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