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實習記者 馬少培)5月5日,記者從省文物局獲悉,節日期間,我省各對外開放文博單位積極推出特色鮮明、豐富多樣的展覽和活動,共接待游客596萬人次。
據了解,假日期間我省各文博開放單位通過“預約、錯峰”“延長開放時間“”應約盡約”和“分時段預約參觀”等措施,避免觀眾扎堆進館,確保館區秩序平穩有序。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共接待游客299342人次,達到了2019年四天小長假單日參觀人數的92.1%;陜西歷史博物館49562人次,西安碑林博物館33481人次,西安城墻景區32萬人次,司馬遷墓祠紀念館3.26萬人次,延安革命紀念館11.53萬人次,寶雞青銅器博物院2.15萬人次,法門寺博物館4.2萬人次。此外,不少歷史文化名鎮和傳統古村落也成為游客參觀的亮點。其中,佳縣白云山古建筑群3.75萬人次,黨家村1.9萬人次,周公廟(周文化景區)10.93萬人次。
節日期間,游客除參觀各館基本陳列外,還欣賞了各類展覽和活動400余場次。其中,陜西歷史博物館開展了“考通天下·現古于今”五一國際勞動節教育活動,西安博物院以家庭為單位組織開展了“尋找勞動之美——五谷畫”教育體驗活動,八路軍西安辦事處紀念館開展了“我是小八路”紅色文化體驗活動,乾陵博物館舉辦了“今年花開逛咸陽”品讀歷史之旅暨“夢回大唐”精品文物展,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承辦了“永遠跟黨走”銅川市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延安革命紀念館舉辦了紅歌聯唱及“學習用典——中國優秀經典故事中國連環畫作品展”等。
為確保特殊人群的參觀需求,全省各文博開放單位從門票預訂、游客服務等方面均制定了詳細措施。其中,陜西歷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延安革命紀念館等熱門文博單位,均在購票窗口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采取了預留線下門票或是登記身份證直接入館的便捷措施。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