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來昌榮)5月18日,安康市舉行《安康市“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新聞發布會,安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高晶華出席會議并答記者問。
“這是安康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實施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也是引領未來一個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綱領。”高晶華介紹,《規劃綱要》分了三大板塊18章45節,第一板塊主要總結發展成就、分析環境形勢、提出目標要求;第二板塊主要對開放創新、產業體系、生態保護等8個方面重點任務作了安排;第三板塊主要是規劃實施保障措施。
《規劃綱要》明確了新時期重大使命,圍繞落實中省部署要求,緊扣發展第一要務,聚焦厚植生態本底、彰顯特色優勢,提出了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綠色發展先行區、全國富硒產業發展聚集區、中東部地區產業轉移重要承載區、全國生態康養旅居體驗基地、秦巴區域交通商貿物流樞紐“三區一基地一樞紐”的戰略定位。同時,堅定“追趕超越、綠色崛起”發展總綱,堅持“發展為要、創新為先、民生為本,生態立市、開放興市、產業強市”發展路徑,統籌生態經濟化和經濟生態化,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高效能治理,基本建成西北生態經濟強市。
《規劃綱要》緊扣實現“十四五”及2035年目標,提出了八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一是堅持開放創新,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動力。主要是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大招商引資和招財引智力度,實施創新引領發展,深化重點領域改革,著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效益。
二是發展生態經濟,構建安康特色現代產業體系。重點打造富硒產業、旅游康養、新型材料三大千億產業集群,發展壯大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現代物流、毛絨玩具四大新支柱產業,支持培育紡織絲綢、清潔能源、建筑業、電子商務等產業多元化發展,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同時,強化工業發展核心聚集區、特色現代農業園區、飛地經濟園區、新社區工廠等平臺支撐作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三是強化生態保護,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主要是堅決當好秦巴衛士,同心守護一江清水,聚力保衛安康藍天,全面保障土壤安全,探索建立生態價值實現機制,打造新時代美麗中國的“安康樣板”。
四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建設行動,構建農業特色產業體系,持之以恒做優做精茶葉、魔芋、核桃、生豬、生態漁業五大特色農業產業,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發展。同時,還對保障糧食安全生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進行了系統安排,從而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五是推進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圍繞江南和江北城區、安康高新區、城東新區、恒口示范區(試驗區)、瀛湖生態旅游區發展,提升中心城市品質,推動月河川道城鎮帶、漢江生態城鎮帶“兩帶”聯動發展,增強縣域承載能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7%。
六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支撐保障能力。主要是構建立體綜合交通網絡,加強水利設施建設,確保能源安全穩定,加快5G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保障能力。
七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進社會民生福祉。重點是促進全民就業增收,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健康安康,推進文化發展繁榮,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保障婦女兒童殘疾人權益,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民共同富裕。
八是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建設善治安康。主要是建設更高水平法治安康,打造平安安康示范樣板,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提升應急管理水平,積極創建全國平安建設優秀城市和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城市。
據了解,今年3月30日,安康市四屆人大七次會議審查批準了《安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4月15日,安康市政府正式發布實施。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