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馬少培 通訊員 龐博)日前,陜西省教育廳、省文物局充分發揮文博單位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重要作用,聯合制定《關于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引導中小學生堅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國情懷和提升綜合素養。
《方案》指出,要真正建立政府主導、博物館與中小學為主體,以場館主動為先的工作機制,以期達到將文物保護利用常識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博物館資源與學段、學科及學校課程深度融合、銜接,實現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等目的,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底氣和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
《方案》明確,由省教育廳與省文物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館校資源整合、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深度融合;由省教育廳牽頭繼續開展陜西省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遴選和評估,要求研學教育基地和博物館要會同教育部門和中小學校充分挖掘梳理博物館自身資源開發系列課程,充分利用各類博物館資源組織開展愛國主義、革命傳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態文明、國家安全等主題的研學實踐教育活動,各基地、博物館在寒暑期和節假日可適當延長場館開放時間;研發適合不同群體需求的展覽、課程、活動、路線和講解詞,將博物館青少年教育納入課后服務內容。
《方案》強調,教育、文物部門要建立健全協調機制,確保博物館資源與中小學教育教學融合發展;要支持博物館青少年教育資源單位建設、教育課程研發設計、教學活動組織實施、師資培訓、教育空間和設施設備提升改造;要建立科學閉環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管理和安全保障;省教育廳加強對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目標考核和效果評價,省文物局對工作開展好的博物館優先考慮涉及中小學教學的陳列展覽提升、教育活動開發、可移動文物預防性保護、數字化保護等項目。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